01
什么是肝吸虫和肝吸虫病?
肝吸虫又称华支睾吸虫,其成虫寄生于人和肉食类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寄生人体的肝吸虫可致人患肝吸虫病,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如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东南亚国家。在我国除青海、宁夏、内蒙古、西藏等尚未报道外,在27个省、市、自治区有不同程度流行,1975年湖北江陵(现荆州市)出土的西汉古尸粪便中发现肝吸虫虫卵,证明肝吸虫病在荆州地区流行2100多年。
02
人是怎么感染肝吸虫的?
肝吸虫成虫寄生于人和肉食类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成虫产出的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混于粪便排出,在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在螺体内孵出毛蚴,毛蚴穿过肠壁在螺体内发育成胞蚴,再发育成许多雷蚴、尾蚴。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类,则侵入鱼体内肌肉等组织发育为囊蚴。终宿主(人、猫、狗等)食入含有囊蚴的鱼、虾而被感染。
03
感染肝吸虫有哪些症状?
轻度感染时无明显临床症状。重度感染时,在急性期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和消化道不适,包括发热、胃痛、腹胀、食欲减退、肝区痛等,但大部分患者急性期症状不很明显。多表现为慢性症状,往往经过几年才逐渐出现,以消化系统的症状为主。常见的体征有肝肿大。严重感染者伴有头晕、消瘦、水肿和贫血等,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化、胆管癌,甚至死亡。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后,临床表现往往较重,死亡率较高。除消化道症状外,常有营养不良、贫血等,极少数患者甚至可致侏儒症。
04
如何避免感染肝吸虫?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肉或虾,无论是葱姜蒜醋酒还是芥末酱油都无法杀死肝吸虫囊蚴,只有将食物彻底煮熟才能杀死囊蚴,有效预防肝吸虫的感染。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饭前洗手(用洗手液或肥皂)的好习惯,生熟食的厨具(刀、器皿)应分开,厨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干净。
加强粪便管理:不让未经无害化的粪便进入鱼塘、江河。
猫狗保护不要忘:不用未经煮熟的鱼、虾喂猫喂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