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痛叫“哪哪都痛”,原来是纤维肌痛,患者九成以上为女性,千万别熬夜,晚睡晚起也算
2024-10-28 19:08:00 来源:极目新闻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慢性疼痛方面,女性更容易遭受某些特定疾病的困扰,其中,纤维肌痛尤为明显,男女发病比例为1:9。

专家介绍,纤维肌痛患者9成以上是女性。这与女性的特定生理期、孕期、社会性因素导致的激素水平变化密不可分。

专家提醒,熬夜是纤维肌痛的主要诱因,而长期晚睡晚起也属于熬夜。保持健康的作息习惯,调节心态、减轻大脑负担,可以有效缓解纤维肌痛症状。

有一种痛,叫做“纤维肌痛”

什么是纤维肌痛?在门诊大概都遇到过这种病人——愁眉不展、精神不振、浑身上下哪里都痛,可抽血、检查却全是阴性结果。此时,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无病”呻吟的痛提示患者可能正遭受着纤维肌痛(fibromyalgia,FM)的折磨!

在风湿性疾病中,纤维肌痛的发病率仅次于骨关节炎,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国外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普通人群中纤维肌痛患病率可高达2%~4%。但由于国内对于纤维肌痛的认识不足,误诊和漏诊现象严重。正确识别纤维肌痛需要引起重视。

美国歌星ladygaga曾因纤维肌痛而被迫取消演唱会,在她的纪录片《Gaga: Five Foot Two》也记录了她因痛楚而饱受折磨的画面。

“我感觉好像全身都痛”是纤维肌痛患者的突出表现,弥漫性的疼痛通常累及头部、双臂、胸部、腹部、双腿、背部和胸椎,以及腰部和腰椎(包括臀部),持续时间常常大于3个月。疼痛性质多种多样,可呈刺痛、抽痛、跳痛、酸痛、胀痛等。

纤维肌痛患者在轻体力的活动后会感到疼痛和疲乏加重,而且长时间不活动也会加重症状。即使经过了8-10小时的睡眠,仍觉精神不振,大大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纤维肌痛的特征性睡眠为“浅”睡眠,在清晨频繁醒来且难以重新入睡。

当疼痛剧烈而持久,那么伤害不仅存在于躯体,还会更深地伤害人的心理和精神。30%-50%的纤维肌痛患者在诊断时存在抑郁和/或焦虑。多数患者的病情可因情绪和内在压力而出现波动,时好时坏,如家庭矛盾和突发事件会明显使病情加重。有些患者存在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缺失、执行力减退等认知障碍。也可伴有感觉异常如四肢麻木感、灼烧感或蚁爬感。

“哪哪都痛”需要运动疗法

明明没有病,却全身疼痛到无法入睡,到医院检查后,却一切正常……陈女士(化名)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陈女士是杭州一家上市公司的产品经理,今年43岁,正是年轻有为的年纪,事业上也很拼。但一年前,她却开始感到力不从心了,全身有说不出来的痛:脖子痛,肩膀痛,手臂痛,后背痛,屁股大腿……就没有不痛的地方,晚上疼得睡不着,睡醒了也还是痛。用她的话来说,这种痛法只有自己知道,没法形容。直到最近,她才请假去医院看病。

但看完病,她更绝望了。兜兜转转,先后去了神经内科、疼痛科,拍了很多片子,化验结果也一切正常,医生没发现什么实质性的毛病。

最后,她来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才被确诊患上一种叫“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病。

据陈女士说,她事业表面光鲜的背后,压力也非常大,各种运营指标和项目要求常常让她感到焦虑,平时工作熬夜到一两点也是常有的事。

根据陈女士的情况,接诊医生王俊狄为她制定了治疗方案:先以锻炼为主,并配合改善焦虑和疼痛症状的药物治疗。

在王医生的指导下,陈女士开始了以“瑜伽加游泳”为主的运动疗法,并配合一些改善症状的药物治疗。仅仅几天后,她的疼痛症状就得到了快速的改善,开心地和王医生说自己想回家休养了。王医生嘱咐她回去后要继续保持好心情,配合运动,疾病才能不复发。

王医生介绍,对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来说,运动疗法一方面可以减轻躯体疼痛,另一方面也能够轻微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能较大改善认知障碍。患者应进行合理的运动锻炼,首选单一的运动形式,根据患者健康情况及个人喜好可采取有氧运动、力量训练、传统功法(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瑜伽、拉伸运动、水中运动,疗程至少3个月。

此外,运动疗法可联合催眠治疗、经颅直流电/磁刺激、按摩疗法进行治疗。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想要快速起效的患者,可配合一些改善症状的药物治疗。

新闻综合央视新闻、上海市医学会健康科普基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