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婆婆用药两年眼压居高不下,医生通过两种微创手术巧“降压”
2024-12-09 17:46: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通讯员 彭祎 杨傲

今年61岁的曾婆婆(化姓)两年前被确诊为青光眼,一直用降眼压的药物治疗,但效果不好,不仅症状反反复复,视力也一降再降。近日,她来到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后,医生针对双眼分别采取两种微创抗青手术——UCP(超声睫状体成形术)、巩膜静脉窦扩张术(Schlemm's管扩张术)治疗,成功控制住病情。

曾婆婆家住湖北黄石,近几年身体状况不甚理想,两年前,她又发现双眼看东西愈来愈模糊,好似泛起一层白蒙蒙的薄烟雾,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青光眼。此后,曾婆婆始终使用两种局部降眼压药物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有限,眼压总是时不时升高,伴随着眼胀、头痛、恶心等不适,视力也随之走低。如今,曾婆婆的左眼已几乎看不见,生活起居全依靠右眼,于是她来到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

该院青光眼专科主任吴作红接诊后,安排曾婆婆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确诊她患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其双眼眼压在施以局部降眼压药物后仍较高,分别达39毫米汞柱、30毫米汞柱,超过了正常人的眼压范围(10-21毫米汞柱)。考虑到曾婆婆的左眼视力情况更为严峻,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吴作红主任决定采取一种“不用刀”的微创抗青手术,即UCP(超声睫状体成形术),为其尽快降低眼压、控制病情。术后,曾婆婆的左眼眼压显著降低,无特殊不适。两天后,吴作红主任又为曾婆婆施行了右眼巩膜静脉窦扩张术(Schlemm's管扩张术)。复查时,曾婆婆的双眼眼压分别维持在20mmHg、15mmHg的正常水平,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UCP手术通过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重塑睫状体结构,利用减少房水生成和促进房水流通的双效机制,可以快速降低眼压,具备无需开刀、治疗时间短、可重复治疗等优势。”吴作红主任介绍,Schlemm's管是眼内房水流出的重要‘下水道’,一旦该部位塌陷,致使房水流出受阻,会导致眼压持续性升高,Schlemm's管扩张术则通过重建房水流出的生理通道,来获得理想的降眼压效果。

“青光眼尚不能完全治愈,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是避免青光眼致盲的唯一有效手段,而各种微创青光眼手术的出现与应用则为患者提供了服用药物和激光手术之外的新选择。”吴作红主任表示。他提醒,高发人群应定期测量眼压,一旦出现视物模糊、眼胀、头痛等不适,请及时前往医院眼科就诊。

更多资讯请扫码加入新闻眼健康群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