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58同城入局公寓产业蓝海 能打出多少好“牌”
2016-07-21 21:44:00 来源:中国日报网

眼下,公寓产业成为地产新蓝海,正在吸引越来越多资本涌入。但在这片新蓝海中,公寓企业还面临着融资难、拿房拓客难、盈利难等诸多痛点。

近日,58同城对外宣布,向公寓产业细分市场发力,做打通公寓产业链上下游的“摆渡人”,助力公寓企业解决上述痛点实现快速拓展。

58同城高调入局,到底是来趟浑水的,还是要玩颠覆?

公寓资本“百花齐放”

据相关机构估算,我国房屋租赁市场未来的租金规模可达2万亿元。正是在这个大蛋糕的诱惑下,众多资本快速加入战局。

如今公寓市场的投资商可谓百花齐放,主要可分为四大派别:

第一类是开发商,比如万科驿、金地荣尚荟、远洋橡树公寓、招商蛇口壹栈等;

第二类就酒店运营商,比如城家、窝趣轻社区、逗号公寓、漫果公寓;

第三类是中介商,比如相寓、蜗居公寓、芒果公寓、逗号公寓,等等;

第四类来自其他领域,包括金融、互联网、二手房东背景投资的公寓,比如优客逸家、水滴公寓、魔方公寓、未来域、新派等等。

公寓产业尚存多个“痛点”

据中国饭店协会公寓委员会统计,我国长租公寓间数已超过100万间,预计2016年底将达200万间,2017年底将达400万间,2020年底将超过1000万间。

公寓产业正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势,但不容忽视的是,行业发展依然面临着多个痛点。

痛点一:品牌公寓一般采用先租入后租出的重资产方式,首当其冲的难题就是资金压力。

从初期的拿房源、装修、出租到后期的服务,无疑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是令许多公寓创业者们非常头疼的一环。

据悉,一栋整栋式公寓首期投资就超过1000万元。如果没有金融资本的介入,体量很难做大。

并且,资本的浇灌也只能解一时之急,要想进行规模化布局必须获得更便宜的长期资金。大型房企在低成本资金获取方面或有优势,但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这并非易事。

实际上大多数公寓创业者都拿不到融资。现在新兴的租金分期,可以帮中小公寓企业解决部分资金问题,市面上利息普遍6%左右,但只有资质比较好的公寓企业才能拿到。更多的则是依靠利率在10%以上的民间借贷甚至高利贷。

痛点二:大多数品牌公寓企业陷入低利润怪圈,盈利模式还在探索。

比起钱,公寓企业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合理的商业盈利模式,否则拿到的房源越多反而越危险。

目前看,公寓市场变现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谋取规模越做越大,然后IPO赚钱;一种是赚租金差。

前者显然很难,目前无论是大型企业抑或是小型品牌,大部分长租公寓的主要收入还停留在收租金差价的阶段。

随着拿房成本和装修成本的走高,加之房源空置率不可控,获客成本居高不下,公寓运营的利润小之又小。尤其是对于由风投资本支撑着的品牌公寓们来说,这一情况显得更为棘手。

痛点三:运营效率低下,是公寓企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

业内人士表示,长租公寓的盈利周期主要取决于运营能力,好的1到2年就能回本,差的至少要5年以上,这其中存在很大变数。

据业内人士分享,最初创业进入公寓行业,只有500间房的时候是赚钱的,当把规模扩张到2000间的时候,突然发现利润没了。仔细盘算后发现,问题出在了人员和费用方面。

公寓产业流程复杂,很多环节工作需要人工来处理。比如,在供给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去抓取房源,之后再根据房屋结构进行重新改造,需要和房东做大量沟通。

公寓本身是一个强运营、精细化管理的行业,降低从拿房到出房的存货周期速度,这个必须依赖于高效运营。

痛点四:覆盖人群窄,市场很大但聚不住用户。

据克而瑞发布的《长租公寓发展大数据解读》,18-40岁的区间的客户更加倾向于合租,而且无论哪个阶段的年龄层,主观接受租房价格都在1200-1500元/月。

但是,为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取充分的利润,当前品牌公寓们往往都选择“高端化”路线,以中高端的白领人群甚至是更高收入的精英人群为服务对象。

巨大的中低端客户市场需求,促使长租公寓平台必须要考虑发展多种产品体系。并且,当下中低端市场服务质量难保证、管理缺失和无序也颇受诟病,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

痛点五:服务体系不标准,服务流程不透明,用户缺乏安全感。

很多租房的小伙伴,都可能遇到预想不到的烦心事,网上针对长租公寓服务差、收费高等抱怨也层出不穷,甚至有人租了没多久就大呼“上当”。

百度一下会发现各种“揭黑幕”的帖子,有称“房源无法预订”的,有称“后台坑爹重复预订”,有称“租后服务非常不到位”的………

据《北京青年人才住房状况调研报告》显示,租房居住比例达52.20%,但仅有26.31%表示在租房过程中没有遇到权益受损问题。

这意味着,公寓企业平台须考虑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无论是人才培训管理还是房源的信息技术化管理等,这不但可以提高用户体验,也能提高运营效率。

目前,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长租公寓品牌正在试图通过系统化管理,来提升运营效率,突破重资产的束缚,但由于缺乏资源优势,步履蹒跚。

痛点六:后期增值服务值得期待,但业务模式仍在探索。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对于大多数公寓企业来说,租住率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利润率,这也迫使一些公寓品牌为了获得风投亲睐,追求账面上好看,而压缩产品品质。

但这绝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道。目前,业内公认的是,增值服务或将成为未来长租公寓盈利的核心环节。

比如,线下社区提供配套生活服务,线上平台提供社交O2O服务和增值服务,在租户养成购买生活服务的习惯后,进一步推荐培训、理财等更多与工作、生活、学习相关的服务。

但是公寓企业通过增值服务盈利,目前也仅处于尝试阶段。比如,产品设计如何扣动客户需求,专业人才缺乏,市场尚缺监督把控,等等问题,这也使大量押注于增值业务的品牌公寓们心里没底。

58同城入局担当“摆渡人”

大佬58同城入局公寓产业蓝海 能打出多少好“牌”

在7月5日举办的“中国品牌公寓高峰论坛暨58同城房产战略升级发布会”上,58同城高调宣布向公寓产业细分市场发力,直击上述公寓产业痛点。

当日,58同城正式公布了房产业务升级新战略——“1到N+”战略,发布了“品牌公寓馆”,并表示这是58同城房产战略升级后迈出的关键一步。

不过,与品牌公寓运营商不同,58同城品牌公寓馆并非竞争对手,而是专注做平台,专注发力后公寓产业租后服务市场,为品牌公寓企业(B端)提供服务。

那么,58同城有多少“好牌”可解决上述痛点,给到B端客户呢?

好牌一:告别融资难。

利用58金融的先天性优势,可以为公寓企业提供拿房、装修、配置等资金周转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困境。

好牌二:告别拿房难。

借助安居客新房优势,58同城可为公寓企业打通开发商资源,助力提高拿房效率。目前安居客已布局海外地产市场,今年4月还提出了全面升级开发商业务的战略,推出云库3.0系统,依托“全场景”打造领先找房平台。

同时依据58同城、赶集网、安居客“三网”海量用户的找房特点、房产类别热词的搜索热度和大数据分析,可为公寓企业提供拿房及装修服务指导。

好牌三:告别获客难。

58同城、赶集网、安居客整合后,每天有将近3000万左右的人在找房,其中差不多接近2千万的人在租房。

根据58同城2016年上半年房产市场数据显示,在58同城房产平台上,用户日均访问量同比增长超100%,其中租房用户同比增长130%;二手房用户访问量同比增长110%。

58同城的玩法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分布式存储这些互联网技术,连接租房者与公寓企业,可帮助公寓企业精准匹配租房用户,降低公寓企业的获客成本,同时也能帮助C端用户快速实现租房。这是同行业其它企业无法提供的。

好牌四:告别运营难。

借助土巴兔资源,58同城可提供装修方案和施工服务。作为互联网家装领导者,土巴兔是当今中国最大的一站式整体家装服务平台。

截至目前,土巴兔已开通250个城市分站,汇聚全国7万多家正规装修公司、95万名室内设计师,已经累计服务1100万中国家庭。

同时,借助58到家,可以为公寓企业提供搬家、常规保洁、重度清洁等全方位生活服务。

好牌五:提升租户体验。

58同城“1到N+”战略,意味着58同城向服务平台的转变。通过平台约束对房源信息进行监管,对个人利益进行有效保护,这不仅能让平台作用更加完善,更能让整个房产行业的交易更加规范。

对于C端租户,58同城可以提供找品质住房、金融、生活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助力消费者租房体验全面升级,告别找房难、资金难、生活难。

在美剧《老友记》里,几个年轻人在中央公园旁边的公寓里合租了十年,之后再各自买房成家。在中国,以前这是不可想像的事情,也阻挡了公寓产业的发展。

但是伴随着85后、90后等新兴消费的升级和良好租住体验的需求,以及国家鼓励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政策东风,我国公寓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变得无限可能。

58同城借助无可比拟的场景优势、数据优势、流量优势,外部链接公寓企业及海量找房用户,内部链接58金融、58到家等各个细分服务板块,打通公寓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打造公寓产业全链条通路,以“摆渡人”的角色助力公寓企业迎击行业痛点,势必会改写公寓产业的发展格局。

然而,探索正在进行,巨头尚未诞生,谁会成为公寓产业未来的引领者,还需拭目以待。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