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人or文明人 瑞莱嘉誉动了谁的奶酪
2016-08-05 18:02:00 来源:鲁东新闻网

宝万之争尘埃尚未落定,资本市场又热闹了起来。经营业绩时常“吊车尾”的老牌A股成员慧球科技(600056),由于重大资产重组失败,无奈于7月7日复牌。之后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在8月1号到3号以“需对已发布内容做进一步核实补充”和“积极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共同对《问询函》中涉及的问题进行逐项落实和回复”原因再次停牌

乱象频生的慧球科技成了接收监管层问询函的“大户”。8月1日,慧球科技刚收到上交所关于其增资并新设子公司的问询函。紧接着,相关方传出已举牌慧球科技的讯息。对此,上交所下发补充问询函,要求上市公司核实上述举牌事项以及实际控制人顾国平的控股状态等问题。

上交所2日下发的最新问询函显示:近日,深圳市瑞莱嘉誉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向监管层反映,其已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慧球科技股份1973.96万股,持股比例为4.999978%,且已通知上市公司拟发布相关权益变动报告书,但上市公司一直未予以配合披露。

上交所要求慧球科技核实上述情况是否属实。如果属实,慧球科技应及时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同时,慧球科技还应说明收到相关股东告知的时点,以及未及时予以披露的原因。

在慧球科技实际控制人顾国平身陷泥沼之时,上述举牌很有可能将改写慧球科技的股权格局。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信息推断,瑞莱嘉誉目前持股比例为慧球科技第一大股东。

早在今年1月份,去年一直增持慧球科技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大股东顾国平就曾在熔断行情中被强平,日前更是离职慧球科技,卸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就在顾国平提出辞职后,慧球科技连涨3日,涨幅累计达24.52%,资金接力爆炒。瑞莱嘉誉便属于“接盘侠”中执着的“脑残粉”。

问询函表明,上交所之所以会了解到慧球科技相关增持信息,正是源于瑞莱嘉誉的主动反映。瑞莱嘉誉称,早些时间其已经通知慧球科技发布相关权益变动报告书,但后者一直未予以配合披露。可见慧球科技既已知情,而停牌时间上的巧合,难免让人会联想起万科长达半年之久的“闭门谢客”。

慧球科技的筑起停牌“防线”的做法,究竟是夹道欢迎并“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还是“闭关锁国”奉行“攘外先安内”战略,抑或学习万科的“拖延战术”,中立人士不得而知,看热闹不嫌事儿大,默默在心中计较就好。

与被万科称为野蛮人的宝能系的“根深叶茂”相比,刚刚“抽枝吐芽”的瑞莱嘉誉完全不能与之同日而语。较之于慧球科技的亲密度来说,瑞莱嘉誉被称为“陌生人”似乎更为贴切。

对于各大上市公司来说,目标公司“顾命大臣”般的管理层,对非本派系所扶植的“即位的新帝”不信任、有着本能抗拒心理,本也无可厚非。但对于远离“政治漩涡”中心的“傻白甜小百姓”——中小股东来说,谁“继承大统”并不重要,能减税增收过太平日子,才是民心之所向。

慧球科技长年来一直处于股权分散的状态,公司的经营层似乎并不担心业绩的逐年下滑,而是致力于筹备重大资产重组事宜。其中七次重组由于其本身与标的物涉及诉讼、信批违规等种种因素屡遭失败。就在慧球科技很努力地引入了“智慧城市”的概念与业务后,据4月28日晚间慧球科技公布的2016年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慧球科技的营收较去年同期下滑35.85%,净利润为亏损259.96万元。而去年一季度尚有盈利123.37万元。

今年7月30日,慧球科技发布公告称,将出资1亿元分别新设5家全资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网络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旅游项目开发等。上交所曾向公司下发了另一封问询函,涉及内容则是其突耗资1亿元设立5家子公司。

上述新设的5家子公司分别位于我国多个省市,包括湖北、深圳、成都、北京及河北。与此同时,其中位于湖北、深圳及成都的三家子公司的暂定名称里均有“科赛威”字样,与另一家上市公司匹凸匹(600696.SH)原董事长鲜言控制的深圳科塞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颇有相似之处,由此亦引发上交所关注。

上交所对此在问询函里表示,希望慧球科技针对市场的质疑,核实有关情况,并解释公司及公司相关人员与鲜言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

具备的“透明”属性上市公司堪比“公众人物”,需要遵守的第一要义就是合法、合规、公正、公开地对信息进行披露。而“一家有女千家求”的资本市场,本就天然服从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律。公司一旦上市,其控制权与团队本就应面临多重风险,所以很多家庭企业拒绝上市,道理也在于此。既然选择了上市,首先便是遵守“游戏规则”,即法律法规,无论股权和控制权如何博弈,中小股东关心的是自己的预期收益。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