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应走出“老三样”
2016-08-10 09:00:00 来源:新华网

如今,社会实践成为很多中小学生的假期“必修课”。但有媒体调查发现,今年暑假大多数社区为中小学生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基本还是放电影、开讲座、打扫卫生这“老三样”,学生参与度很低。面对学校下发的“中小学生假期回社区报到考评表”,家长为帮助孩子完成任务,只能去社区“求盖章”。

开展社会实践,是为了让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只是当活动内容就剩下不招人待见的“老三样”,也就不可避免地沦为走过场。

这里头,家长偏颇的观念是一个重要原因。在不少家长看来,分数决定一切,实践机会以后有的是。因此,他们把暑期作为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大空档。在各种补习班的挤压下,孩子自然没有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社会实践缺乏有新意和乐趣的活动内容,也是孩子们积极性不高的原因。社会实践,应从形式和内容上有别于学校生活,不能成为学校生活的简单延续。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现有的条件下,由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或许更为可行。比如,社会力量提供活动方案,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后向社会公布,政府依据地区经济状况发放活动券,学生和家长共同选择活动方案,并承担不足费用。

现在多种形式的社会志愿组织广泛存在,引导志愿组织吸纳中小学生参加,既可以充实志愿服务的力量,也能够切实提高实践活动的成效。(张霞)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