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新一轮制度竞争中武汉不能掉队
2018-10-10 19:01:00 来源:
  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于泽
  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越往深处越难,挑战也越大。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中国往前走,城市往前走,只有继续用好这关键一招,推进更大力度、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
  全面深化改革,全国一盘棋,但体现在各地各城市,一定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改革的力度决定城市发展快慢,决定城市在新的历史方位、国家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武汉能不能在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能不能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成为引领性城市,就看我们的改革作为。
  形势催人,态势灼人。现在,改革开放更注重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各地各城市都在谋划改革创新措施,在深层次、在关键处下功夫,力求加快发展、抢占先机。
  一个趋势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城市竞争已经从资金项目的竞争,升级为制度环境的竞争。制度创新成为城市竞争的新表现,甚至可以说,新一轮城市竞争就是制度竞争,就是如何用好关键一招的竞争。
  今年1月杭州公布国际化建设33条意见,6月成都相继拿出扩大对外开放18条、构建国际门户枢纽38条举措,7月上海宣布“扩大开放100条”,上个月广州提出60条全面深化改革措施……这些城市或者是武汉学习对标城市,或者是武汉同类城市;这些改革开放举措,有共同鲜明的指向,便是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释放新的改革红利,也是确立新的分水岭、拉开城市竞争差距的关键。谁能率先改革突破,谁就能争先进位。这是大好机遇,也是严峻挑战,我们务必保持头脑清晰,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在新一轮制度竞争中决不能掉队。
  近年来,武汉发展势头迅猛,城市地位不断提升,诸多创新举措赢得全国注目。这为我们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赢得竞争胜势,奠定了良好势能基础。但武汉并非没有不掉队之虞。武汉有几十项国家战略和改革试点叠加,这是国家使命,也是创新权利,但客观地说,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突破还不多、不显著,改革的推进与中央要求,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对改革成效不能估计过高,更不能沾沾自喜。
  不掉队唯有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和力度,用好关键一招,优化制度环境,激发释放城市发展最大能量。改革创新不是凭空臆想,武汉从哪些方面发力,取决于武汉对自身在中国、世界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取决于武汉切实可行而又高瞻远瞩的发展目标。上海把自己定位为“卓越的世界城市”,深圳把自己定位为“世界创新之都”,成都把自己定位为“西部国际门户枢纽”,正是围绕这种目标与定位,他们在进行“顶层设计”与制度优化。制度要以目标为引领,目标要有制度为保障。
  改革开放之初,武汉曾涌现以汉正街为代表的一系列改革破冰之举,在全国领风气之先,在全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作出了历史性贡献。40年来,武汉持续发展的动力,来自锐意进取、主动改革。改革开放再出发,新一轮城市竞争中,我们要继续发扬开拓创业精神,涉深水区、啃硬骨头,不仅不能掉队,还要奋力赶超,努力走在前列。
  【编辑 杨京】
  (作者:杨于泽)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