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支红酒之父张红年:前无古人唯有摸索向前
2017-07-25 23:07:12 来源:凤凰网

2016年,对中国红酒行业来说是注定难忘的一年,随着政策大环境的变化,市场形势日益严峻,让传统酒行业纷纷遭遇不变革就是死,变革中又尾大难掉的困窘局面,一些高大上的高端酒也纷纷走下神坛,传统的套路似乎已经无法将酒企从低迷中解救出来,什么才是市场的新方向?然而,事情总有另一面,当一些行业大佬愁容惨淡时,一些细分市场的“异类”却平稳向前。

成立于2015年的红酒品牌“小支红酒”,在成立之初就不同于传统红酒行业普遍对红酒外来文化的“膜拜”,反而转变思维,注重对新媒体渠道的挖掘,更加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从产品包装、品牌定位、口感工艺上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小支红酒”在细分市场的杰出表现似乎让更多的酒企敢于去挑战传统市场的缝隙。

小支红酒是张红年的第一个创业项目,这个长在武汉的“老文青”很爱自嘲,“屌丝” “草根”这类词,他经常脱口而出。

今天,搜狐媒体记者为您请到了武汉市小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张红年,一起聊聊品牌背后的故事和他眼中的红酒。

访谈记录:

搜狐财经:听说您以前是从事房地产行业的,那是什么样契机下让您创立了小支红酒?

张红年:在房产公司工作呢,每天要经常跟酒打交道。身边卖红酒的朋友经常打电话给我推销他们的酒,我就觉着这个酒的生意不太好做。接下来呢,我以前商学院一个很高冷的女同学(女神级别),突然间有一次她请我们吃饭,原因是她要做红酒了,我觉得这个转变太可怕了。另外就是我的老母亲年轻的时候就得病了,开了药酒,喝着喝着就学会了喝酒。然后这个每天在那就染上酒瘾,每天喝两杯。我就想着她每次开一瓶都喝不完,白酒倒是无所谓,但红酒会变质呀,所以这个又引起了我的关注。还有一次老婆回家让我陪她喝两杯,我还要当时还蛮高兴的,心想老婆好浪漫呀!结果老婆彪了一句:我一个人喝不完,你帮我把剩下喝了它(笑)。后来呢,有一年的我去台湾旅行,去参加一个洋酒的酒厂,看到一个六十毫升、非常小、试管装的酒,让我眼前一亮,所以我回来以后呢,就把前面的这些这些这些想法串起来。我觉得这个产品可以做一下,然后立即上网去搜索,中国没有,于是我就决定要把这个研究一下。 

搜狐财经:那对您来说,从房地产行业到红酒行业这个跨越之间有没有一些比较大的困难?

张红年:那一定是有的,首先地产行业的流程、工作,或者行业,和咱们那个快消品是截然不同的。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在地产公司工作你永远知道你的任务会在哪一天完成。但是在快消品或者说在互联网创业领域,你是永远不知道你的任务的结束时间是哪一天,这是最大的区别。然后另外的区别就在于,我在地产行业搞了十几二十年后突然间现在做红酒,同时又是以互联网思维去做的那个产品,对我来讲最大的挑战就是对新生事物的这种理解。对我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图片1

 小支红酒的“野心”

 搜狐财经:您说小支红酒是为了让用户喝红酒变得更简单,能不能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想法?

 张红年:“让红酒变得更简单”是我们对红酒用户充分调查后得出来的一个定位。这个基于什么呢?基于产品的差异化,这个差异化是我们研究用户以后发现在传统红酒领域。也是去找用户的痛点,但他们发现的是所有人都不懂红酒,商家就认为这是一个突破口。几百年来啊,在中国大家都是这么干:你不懂红酒我教你。但是经过我们的实际调查以后发现,用户根本无法去很系统学习这个红酒知识。学习红酒知识是饮用红酒的目的吗?我们觉得不是。

我们认为用户喝红酒真正的想法,只是想要喝一杯红酒。用户喜欢红酒的原因是什么,他一定是不同于白酒和啤酒。那么红酒呢,本身它是很健康的。人们喜欢红酒喝红酒的氛围、喜欢红酒的口感。但红酒背后的外国文化,对于国人来说接受起来难度会比较大。所以我们这个想(以往商家)是不是在销售方式或者产品策略上出了问题。也是因为这些原因,用户跟红酒离得很远。

因为红酒本身在中国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像中国葡萄酒人均消费量只有全球的三分之一,而这些数据是基于用户愿意尝试愿意去理解或者是懂得红酒的这个基础上产生的。而那些因为不懂得红酒而懒得去尝试的用户有多少呢?我们把这类用户叫做睡眠用户。其实我们还在想这些用户为什么睡眠,其实是因为他认为红酒太难懂。所以我们想要把红酒做得更简单,一是希望能够给更多的用户提供一个简单的享受红酒的方法,另外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红酒市场远不止于目前现在的这个规模,是值得去干的一件事情。

从被质疑到被模仿

搜狐财经:有没有一些传统行业的人质疑您这样的想法呢?

张红年:有的,刚开始的时候我找了一些传统行业的朋友去咨询(这个事情)可行不可行,得到的答复呢基本都是否定,甚至根本就不看好。反过来我带着这个思路去和互联网里一些年轻的朋友沟通的时候,不但没有被否定,反而我得到了非常非常多的启发,那么我就更坚定了这个事情,呵呵。这个事情充分说明什么呢?我们要去做一个新产品,其实我们可能需要考虑要把自己置身于事物的本身之外,从外面看待这些现象。事实证明我们是对的,很多传统以前我咨询过的那些产品经销商、渠道商,现在反过来又来找我们,甚至有些供应商也在开始模仿我们出这种产品,当然我们会从法律的角度和从消费者的体验的角度去保护我们的产品,因为我们是有专利的,就是这样一个情况。

 与消费者近距离接触

 搜狐财经:对于小支红酒这个渠道上,您是怎么规划的?

 张红年:渠道方面呢,到目前为止我们接到了很广泛的合作邀约,比如线上第三方的品牌、社群运营平台、线下各个地区的、大型团购平台等等,比较丰富。但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没有放在渠道规划上,而是放在这个产品体验和内容体系上。我们觉得,把产品做好,把用户体验和品牌传播做好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合作伙伴也是顺其自然的能够挣到钱。

团结员工,靠待遇更靠梦想

搜狐财经:下面想跟你聊一聊您现在的90后团队,您是怎么样看待这一群年轻的团队的?

张红年:首先我是从传统地产行业转到对于我来说全新的领域上的,而这个产品呢又是一个纯新的产品,我认为这个产品是需要有一个年轻的团队才能够支撑起来的,因为这款产品才刚起步,对未来讲它也有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们年轻团队的想象力一定会令我们刮目相看的,这是一点。第二点呢就是一个年轻的团队它不仅能够给产品带来生命力,同时也能在用户面前营造出一种活力。

搜狐财经:很多网友对您带着团队每周一次的“逛街日”和“咖啡厅办公”特别感兴趣,这样的工作方式当时有想到会引起怎么样的反响吗?

张红年:这个确实没有想到过。我认为要让一个年轻的团队充满活力首先一点就是要有一个快乐的工作环境。快乐的工作我有三个观点。第一个就是有比较靠谱的物质回报。第二就是每个成员在工作的时候非常顺畅,那这个顺利的前提就是给予每个人精准的定位以及我们很扁平化的工作流程,做到这些之后呢,就是要让成员之间有一种亲密无间的工作氛围,这一点其实对于年轻的90后是非常好建设和打造的。

搜狐财经:我第一眼看到小支红酒以为只是个普通的玻璃瓶子,但听说关于酒瓶还有专利,那对于它的自主研发您的投入大概有多少?

张红年:坦白讲这个瓶子,我们任何一个人看到都会认为它真的很简单。我当初在有做小支红酒的想法的时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并且觉得瓶子这事儿很容易解决。但当我真的深入了解之后发现这个问题非常的复杂。如果要把瓶子做成这个形状,在封口上有很多解决方案,但是要保证葡萄酒的这个纯正的品质,并且同时还要达到葡萄酒的国际封装标准,就很难。所以就为了这个问题我们大约花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才实现了这样一个技术。

 

中国需要更多善于创新的企业

搜狐财经:新品牌的创立前期是比较艰难的,作为老板您对未来的增长率有没有预期?企业今后是什么样的发展方向?

张红年:我们好像还没有想过这个事儿要做多么大的一个规模,赚多少的钱这样具体的问题。但是我们认为红酒是一个好虹东西,它很健康,也能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我认为这个东西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权利。由于红酒很复杂,所以我们把它做的更简单,让更多人可以单纯的去享受红酒的美好,这是我们的一个方向。

坚定信念,享受过程

搜狐财经:从创立小支红酒到现在,您觉得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张红年:做小支红酒最大的收获,那就是通过小支红酒所有的用户都成了我的朋友。每次看到他们给我们的反馈说,他觉得这个小支的设计对他太有用了太适合他了,那我们实现了我们的初衷,让喝红酒变得更简单,所以我就很开心,这可以说是我最大的收获。

以文艺范儿传递正能量

搜狐财经:从您的说话风格中,我觉得您是一个特别文艺的人,那您认为小支红酒的定位是不是受到您的文艺范的影响呢?

张红年:首先呢我这个人确实喜欢文艺,对,很多人评价我是“老文青”。那这个问题呢其实也是从红酒本身出发,它不同于啤酒白酒的干脆、豪爽、热烈、欢快。红酒带给人的感觉是安静,优雅的,文艺的。我们(虽然)在创新,但是我们需要保留一些红酒本身的一些属性。它总是能够让人们去思考,可以给人们启发,而思考呢能让自己成长,我们觉得这样是非常好的。

搜狐财经:您的创业过程最大的困难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

张红年:最大的困难是,因为创新而改变了酒瓶的形状。所以我们要在技术上重新开发,而当时这个技术在中国是空白的,这是我当时最大的困难。那个时候供应商之间相互推诿责任,后来我坚定不移,我说我一定要干好这件事儿。我不断的去找他们(供应商),去跟他们沟通,以至于我现在也算是这个产品技术板块的专家了。最后他们团结起来共同的来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

搜狐财经:好,谢谢张总。我最后想问问您,您对时下年轻的创业者有没有什么建议?

张红年:还是要提醒一下创业的小伙伴们,应该要勇于去尝试,勇于去创新,勇于去突破自己。但第一呢不要轻易的相信商业模式类的创业,这种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大量的精力去投入,那投入这种创业之前一定要做好自己能力的一个评估。第二个呢,我们做任何事情一定要专注于产品,第三呢产品一定要从用户体验出发,不能闭门造车。创业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