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酿啤酒:分步糖化、颜色变化、灭酶、发酵温度……你需要系统学习
2017-09-05 13:11:27 来源:白鹿网

在推出精酿啤酒发酵线上课程前,【家酿魔法庄园】(电话:010-87751003QQ6674435)精酿师培训内部针对此次课程的受众有个小小的讨论。

发酵课程设不设门槛?

因为在精酿啤酒酿造工艺中,发酵环节的工艺难度相对大一些。对于精酿师培训的广大的精酿爱好者来说,在发酵时遇到的问题比较多,理解起来更困难一些。

经过讨论后决定,【家酿魔法庄园】要求报名的学员具备一定的酿酒知识,了解一定的工艺流程。

但在课程结束后的提问和讨论环节,【家酿魔法庄园】发现不少学员可能自己觉得具备了一定的精酿啤酒专业知识,但实际上很多酿酒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都非常欠缺。

所以,

你以为自己懂技术,并一定是真的懂。

你以为自己尽力而为了,并一定是真的已尽力。

中国精酿啤酒,任重而道远。  

  

糖化工艺

Q:国产麦芽和进口麦芽相比,差在哪里?是糖化能力,溶解度还是加工过程?

【精酿师培训】十年前,国产麦芽和进口麦芽相比差距比较大。举个例子,十多年前国内生产的拉格啤酒容易出现浑浊现象,摇一摇啤酒瓶,瓶底儿会出现一层沉淀,这就是蛋白质沉淀。这是因为国产大麦蛋白含量太高而导致出现的沉淀。另外国内麦芽糖化效果也不太好,所以当时很少用国产麦芽,都直接用进口麦芽,像澳麦、欧麦。

但近几年咱们国家的酒越做越淡,泡沫非常少。对于啤酒来说,泡沫是必不可少的,啤酒厂就想提高泡沫。那么提高泡沫,就需要高蛋白质麦芽。所以现在咱们用进口麦芽的同时,又开始采购一部分国产麦芽进行勾兑搭配。因为当年大量使用加麦、澳麦麦芽,国产麦芽的市场都给做没了,连百分之五都达不到。因为量少,国产麦芽价格比进口麦芽还要贵些。

现在,进口的和国产的麦芽质量相差不是很大。

总体来说,从品种、纯度、质量稳定性来说进口的确实要比国产的要好一些,因为国产麦芽的管理没有那么到位,也不是规模化生产,很多农民就是小块种植,一块儿一块儿的,有的好有的差,质量参差不齐,混起来之后,很难区分好的还是差的。

 

 

Q:请问,做小麦啤酒,煮浮后,颜色变深,怎么回事?谢谢!

【精酿师培训】首先小麦啤酒煮沸,颜色加深很正常。麦汁煮沸颜色肯定会加深,因为煮沸的过程中,高温条件下麦汁里的糖和氨基酸会发生美拉德反应,以及焦糖反应。举个例子,做红烧肉的时候为什么要加点糖。就是在高温的条件下,糖和肉里面的氨基酸结合,颜色就变深,就会出现香味,这就是美拉德反应,就是产生香气和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应。所以煮沸的时候,麦汁里面有氨基酸和糖,颜色变深是正常的。

不光是小麦啤,其他啤酒煮沸颜色也会变深。做酒的时候会测煮沸色度,煮沸色度和刚过滤完的麦汁的色度肯定是不一样的,煮沸色度才能反映酒的真正的色度。当然氧化也会对色度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氧化的影响程度没那么大。主要还是温度导致的。

 

Q:老师,300升罐,78度一步出糖好吗?还是两次,三次出糖好?请问发酵院在啤酒酿造中是实行的几步糖化?

【精酿师培训】你肯定是78度的温度进行出糖吗?如果是78度,酶都灭没了,都死了,还怎么出糖啊。β-淀粉酶的失活温度为70度,α-淀粉酶失活温度为80度。

发酵院是分步糖化。具体糖化的工艺,也得看做什么品种的啤酒。做小麦啤酒的话,基本上就是分步糖化。其他品种的啤酒,是做一步糖化还是分步糖化,具体要看你的麦芽好不好。如果麦芽好的话。一步糖化也可以,但是温度不是78度,温度大概是64度到68度之间,这才是出糖的一个温度。很多家酿爱好者一步糖化用得比较多。

如果麦芽质量比较差,或者用了小麦麦芽,最好要进行蛋白质分解。这样分步糖化比较合适,温度可以分别设为:45度,64度,然后70度。总的来说,分步糖化比较保险,一步糖化比较省时间,比较好操作。

 

Q:请问糖化工艺中的78度有灭酶活性作用外还有什么别的作用吗。若仅仅是灭酶活性,后边煮沸时同样可以灭酶活性。是不是糖化工艺中的78度就可以不用了呢?

【精酿师培训】糖化完了肯定不能马上煮沸,糖化完的醪液里面有麦糟,必须得先过滤,过滤完了才能煮沸。78度不能不用,你必须得灭酶,也就是说得让麦汁停止糖化,停止分解。如果不灭酶,继续糖化,过滤需要几十分钟的时间,麦汁继续糖化,就会发得太彻底,最后发酵度都会很高,很容易做成干啤。

另外过滤的时候,温度也不能太高。如果你直接加到100度,麦皮里面酚类物质就会溶出来,啤酒的涩度、苦度、粗糙感都会上升。

 

发酵工艺

Q:酵母故意多放了些,一升麦汁给2克酵母,M29,进发酵瓶才三小时,在温度26度下,就开始猛烈发酵,空气阀一秒冒仨泡,持续了两天慢下来,但三周了还在冒泡,大约一分钟一个泡,为何酵母还没吃完糖?

【精酿师培训】后期还会冒泡,这是肯定的,因为啤酒里面的糖是用不完,最后肯定有残糖。后期残糖里的麦芽三糖,还会继续发酵,不会全用完。这就是为什么封罐之后,压力能上来的原因。留一部分残糖,最后残糖发酵,压力就能上来。

 

Q:发酵罐上部空气部分最大占比多少?整了个60升的恒温发酵罐,但自己尝试不想酿那么多,用20升麦汁进行发酵,会不会上面剩余空气体积过大?计算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要有多少,才能把40升的空气给挤出去?毕竟二氧化碳一产生,就跟顶部的空气混一起了。

【精酿师培训】60升的罐装20升麦汁这种做法,说实话这样做太浪费了。另外制冷也不太好整,二十升在罐底那么一点,保温夹套能满足吗?至于压力的话,我觉得能上来,就是看怎么做了。

麦汁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温度,一定体积内,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按照一克糖产生0.5克酒精和0.5克二氧化碳来计算,六十升罐装二十升麦汁,那么这个二十升麦汁中的糖生成二公斤左右二氧化碳,这个二氧化碳在罐里面,在一定温度下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具体的算法很复杂,就不细算了。但是从20升麦汁来说,残糖多留一些,压力还是能上去。

根据我的理解,二氧化碳要比空气重,他是从下层慢慢把空气给赶出去,所以把四十升空气赶出去是没有问题的。前提就是看后期封罐的糖够不够。糖不够的话,这个压力估计上来有些困难,所以说后期残糖多留一些,这个压力表还能上来。

  

Q:我咨询了很多做自酿零售的同行,基本都是降温30度就开始投放酵母,然后搅拌均匀打入发酵罐,在继续降温18摄氏度左右,请问类似这种酵母投掷,属于下发么。我这样投掷酵母,会对发酵造成什么不良影响。

【精酿师培训】30度接种酵母,也不是说不行,但是我们基本上都没这样干过。你想想30度的酵母降温至18度,就相当于你冲热水澡,三十多的温度挺舒服的,忽然来盆凉水浇一下,你感觉挺不爽的吧。酵母和人差不多。酵母30度进去,然后拉温降到18度,相当于急速降温,这对酵母来说也不好。我们一般都不会这样做。如果说,发酵温度上浮或者下浮一两度,我觉得是正常的。

 

Q:比利时季节酵母讲合适的温度为1535度,有个不好的地方是该酵母生产的啤酒会有辛辣味,请问使用该酵母应如何规避这个缺陷?是拉低发酵温度吗?

【精酿师培训】你说的有道理的。这个辛辣味,感觉就是杂醇油高了,异戊醇含量过高,杂醇油多了会有辛辣味儿。另外,你的发酵温度有点高,发酵温度高,容易导致高级醇生成量多。如果想避免这个缺陷,发酵温度可以降低一些,不要那么高的温度,35度确实太高了。

如果低温发酵仍然有辛辣味,那就建议换酵母。酵母那么多,可以选择更合适的酵母。

【家酿魔法庄园】精酿师培训班长期开课,咨询电话:010-87751003QQ6674435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