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错把毒菇当鸡肉丝菇 1家3口误食急送医
2017-09-08 09:40:00 来源:中时电子报
有毒的白色野生菇长度约15公分,与可食用的鸡肉丝菇长相很类似。(民众提供)
南投县中寮乡有户廖姓人家,雨后在自家附近田野间,发现有白色野菇,从外观看以为是鸡肉丝菇,採回家后就请妻子煮来当晚餐,岂料食用后,夫妻两人和女儿1家3口相继发生恶心、上吐下泻,才察觉是误食有毒的菇菌,马上前往南投医院就诊,所幸急救后,7日下午顺利恢复出院。
60岁廖姓男子说,他在屋后田野间发现的白色野菇,印象中,在小时候就曾吃过,因为很像早年採集的野生鸡肉丝菇,只是外观如球状并未展开,回家时,他还交代太太用早年试毒的古法,也即用热水煮白米,再将野菇放进米汤看是否有变顏色,以判定是否有毒。
廖姓妻子说,她依照该法试毒,结果米汤并未变色,所以才把白色野菇煮来吃,那知1家3口在晚餐后不到半个小时,3人都相继发生恶心、上吐下泻,15岁的女儿马上用手机上网查询,才知他们吃下肚的应该就是有毒的「绿折菇」,所以马上就医。
经南投医院肾脏科医师叶哲廷确认,是误食有毒的野生菇引起食物中毒,经院方1天治疗,呕心、上吐下泻及腹绞痛现象即获改善,昨下午出院返家;叶哲廷医帅呼吁民众,勿随便乱採野菇食用,才是避免中毒最有效方法,用米汤试毒绝不可靠。
台湾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指出,台湾因海拔气候因素,野生菇菌特别多,由于这种蕈类菇菌不易由外观或形状来判定是否有毒,而且不少有毒的蕈类,长相都与市售食用菇极为类似,所以经常造成民众误食「绿褶菇」及「布雷白环蘑」的有毒菇蕈,值得民众注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