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苹果第一财季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为180亿美元,同比增长11%。当时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对分析师们说:“无论怎么看,我都对我们在中国的表现感到非常满意。”
BI中文站 4月30日报道
- 苹果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可能已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在各大城市市场的份额甚至丢了一半。
- 分析师们将该公司在中国的表现形容为“疲弱”。
- 在中国,很多人可能根本买不起一部iPhone。
- 尽管苹果在中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但是产品升级超级周期并未如期而至。
- 来自华为和OPPO等本地Android智能手机厂商的竞争比预期强劲得多。
苹果将于本周二发布第二财季财报。该公司上一次发布第一财季财报时,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对中国市场的业务“非常满意”,但摩根士丹利、瑞银和野村证券等多家投行的分析师并不太乐观,他们估计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在过去3年里下降了三分之一,在各大城市市场的份额甚至丢了一半。
苹果第一财季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为180亿美元,同比增长11%。当时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对分析师们说:“无论怎么看,我都对我们在中国的表现感到非常满意。”
但是了解中国市场行情的市场研究人员并不那么乐观。他们认为,iPhone X可能会败在其1000美元的价格上,因为中国大多数消费者绝不会问津这个价位的手机,而且它还面临着来自本土制造商比如华为的激烈竞争。
分析师们预测,苹果销量会迅速下滑。苹果iPhone销量有很强的季节性规律。分析师们估计,苹果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许在过去的3年里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卡蒂-休伯蒂(Katy Huberty)表示,她认为苹果在即将到来的财季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将继续疲软。而瑞银和野村证券的分析师也用“疲弱”一词来形容苹果近期在中国的表现。
问题是,苹果在2015年推出iPhone 6S时,该公司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都有不错的表现。据瑞银和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数据显示,它在该地区售出了7100万部iPhone。
这成了苹果难以逾越的一个纪录。在苹果的2017财年,iPhone销量下降为4900万部。瑞银分析师史蒂文-米卢诺维奇(Steven Milunovich)和本杰明-威尔逊(Benjamin Wilson)估计,苹果iPhone 2018财年的销量将进一步降至4700万部。
瑞银分析师团队最近表示:“我们认为,随着本土品牌迎头赶上和升级周期正在不断延长,苹果iPhone在中国的销量能否回到2015年的历史最高水平还真是很难说。我们预计市场会趋于平缓,根据整体市场行业和产品周期,或许会有一点增长。在2015年的峰值时期,我们认为苹果可能在一线和二线消费者中占据了40%到50%的份额,现在这个数字可能在20%到30%。”
自2015年苹果推出iPhone 6S以来,苹果已经失去大量市场份额。
摩根士丹利认为,苹果的份额可能会降至18%,不到瑞银2015年预期的一半。野村证券分析师杰弗里-科瓦尔(Jeffrey Kvaal)也持类似的观点。
科瓦尔表示:“3月份,中国的非本土智能手机(主要是iPhone)出货量同比下降了。第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减少9%,环比减少41%,低于32%的3年季节性下滑。
据科瓦尔估计,智能手机总出货量和iPhone出货量是紧密相关的。
问题是,尽管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但许多人按西方国家标准来说却很贫穷。中国有13亿人口,但只有2亿到3亿人生活在所谓的“一线”和“二线”城市,比如北京和上海等,这些城市的消费者能够买得起iPhone。
而在这些一线和二线城市之外,苹果几乎没有分销商和推广者。
米卢诺维奇称:“本土品牌广泛使用推广活动来影响消费者的决定。OPPO、vivo和华为各拥有超过10万名推广者,而苹果只有4000名。”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只有一小部分人能买得起iPhone。
与此同时,华为和其他高端Android智能手机厂商纷纷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它们的市场份额总和达到56%,苹果目前的市场份额为37%。据瑞银和Gartner的数据显示,苹果2015年时的首次份额为54%。也就是说,苹果的市场份额在这段时间内减少了三分之一。
自苹果2015年大获成功以来,分析师们一直在急切地等待升级的超级周期,但是这种情况一直没有发生,部分原因是很多人把使用旧款iPhone的时间延长了,另外一个原因是新款iPhone升级力度有限,仅是在旧机型的基础上作了细微改进。
GBH Insights的分析师丹尼尔-艾维斯(Daniel Ives)最近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投资者对这个难以捉摸的升级周期越来越没有耐心了,苹果将在未来一年里看到这个关键产品升级周期。”(编译/林靖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