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爆雷假标浮出水面 平台员工称莫名负债数百万
2018-07-17 08:27: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就这样莫名其妙成了债务人。”一家上海地区爆雷平台中层管理人员赵诚(化名)说。

7月初他所在的平台爆雷后,他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是平台多家借款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而他自称,根本没有注册过这些公司,更没有发起过借款。

“我专门找了平台创始人问责,但他支支吾吾什么也不肯说;我又找了风控总监,他干脆坦言自己不知情。”赵诚称。

如今,这些债务让他陷入旋涡,平台出借人天天电话催促他还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了解到,这种现象在多个爆雷平台并不鲜见,银票网等爆雷平台都曾出现类似现象。平台创始人或实际控制人曾借用平台员工或亲戚好友的身份证注册大量“壳公司”进行财务包装,虚构贸易合同或应收账款债券进行自融。如今平台爆雷,这些假标纷纷浮出水面。

一位P2P平台负责人看来,这背后折射出爆雷平台风控缺失:一是平台风控部门未能对这些壳公司进行全面尽职调查,没有认真辨别借款标的“真伪”;二是由平台内部员工或实控人亲朋好友设立的公司进行借款,理应列入平台关联交易并向出借人进行风险提示,但由于目前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出台,部分平台趁机浑水摸鱼。

这位P2P平台负责人透露,辨别一个平台是否存在投放假标“自融”,并非难事,主要看其发布的借款标的是否主要由内部员工、亲朋好友等设立,或由管理人员通过批量采购“壳公司”(通常企业相关工商注册信息高度类似)发起。

赵诚认为,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平台创始人一味追求规模效应与资本运作获利,不顾风控与挤兑风险。

虚构借款标的

“当时创始人借口为员工办理团体险福利,让我们将身份证借给他几天,基于信任关系,大家都毫不犹豫地借了。”赵诚说。如今他得知,在办理团体险期间,创始人借机注册了数十家壳公司。由于公司注册采取认缴制,他们自称对此并不知情。

但其中并非没有疑点,赵诚回忆说,每当平台集中发行动辄上百万元额度的高利借款项目时,创始人都会找各种理由向他们再借身份证。

“现在回想起来,创始人有可能多次拿着这些身份证给壳公司大幅提高注册资本,并虚构贸易合同与应收账款债权,美化财务数据,最终让这些借款标的顺利通过平台风控,实现自融。”赵诚认为。

而风控部门负责人的说辞是,这些借款标的都由创始人直接拿过来要求迅速发行借款,且贸易合同与应收账款债权资料一应俱全,不便多问。该负责人还宣称,除了平台几位高层人员知道这些壳公司的真实状况,风控部门几乎都对此不知情。

“风控总监承认,其实他们的风控很多时候形同虚设,因为平台创始人拿来的借款标的,几乎没人否决。”赵诚直言。据他初步估算,当前平台约有10多位中层管理人员被挪用身份证注册了借款公司,合计身背约3000万元“债务”。

“目前我们只能先向公安部门报案,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赵诚表示。

多位P2P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类似状况在爆雷P2P平台并不少见。部分爆雷平台创始人(或实际控制人)通过上述做法虚构借款标的自融后,主要将资金用于配资炒股、房地产开发过桥贷款或炒作虚拟数字货币等投机行为,然而今年以来楼市价格回落、股市低迷、虚拟数字货币价格大跌,导致整个资金链断裂,最终引发平台爆雷。

“听说有一家P2P平台负责人炒作虚拟数字货币亏损逾2亿元,不得不转卖P2P平台套现回补资金缺口,但这却给了购买方设立虚假标的自融募资的机会,最终导致平台爆雷。”一位P2P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

既是债务人又是债权人

在这轮P2P爆雷事件中,很多平台员工甚至既是平台债务人,又是平台债权人。

“在7月初平台爆雷前,不少员工参与了平台P2P投资。”赵诚透露,当时普通员工并不清楚其中的违规业务,反而认为平台管理规模快速扩张,因此拿出积蓄投资,进一步扩大平台业务规模。

“我们从风控部门了解到的平台运营数据,基本上都是逾期率很低。因为借款标的表面上看都是具有真实贸易合同背景的供应链金融贷款,银行票据承兑贴现,由大企业担保的保理业务借款,以及有汽车住房担保的个人消费金融贷款等。”赵诚告诉记者。直到7月初平台实际控制人向公安部门自首,才发现这些低逾期率都是由资金池业务伪造的“假象”。

赵诚看来,平台之所以爆雷,一个重要原因是创始人并未真正理解金融。

“创始人一直说只要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实现上市,业务发展过程中的不少违规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他甚至认为金融市场流动性等风险不会降临。”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