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父亲手中“接班”5年的杨海,创新研发的移动式稻谷选糙筛设备,为国内上千家粮库减少超15万吨粮食损耗。前不久,8台移动式稻谷选糙筛设备发往无锡中粮公司。今年以来,这种设备已销往湖北、江苏、江西、广东等国家粮库。
8月29日,在位于江夏区的武汉竹禾粮食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竹禾”)生产车间,杨海在一台激光车床旁告诉记者:“正在生产的这台设备也是为国内一家粮库生产的。”
杨海说:“以前父亲办厂时,这些零件靠人工切割,现在都换成激光设备了,精密度更高,满足新粮机设备的需要。”
杨海和他自研的粮食加工设备。长江日报记者秦璟摄
在杨海的记忆里,他自幼就与粮食加工设备为伴。2005年,他的父亲杨自强从原武昌县粮食机械厂改制下岗后,创办武汉云鹤粮机厂,生产基础粮食加工设备,一直靠维护经销商实现增长。
2016年,杨海从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成立一家贸易公司,将父亲生产的粮食加工设备销往海外。2019年,从父亲手中正式“接班”的杨海成立武汉竹禾,决定通过研发新设备,创出一个粮食加工设备新品牌。
武汉竹禾成立不久,杨海了解到江苏一家国家粮库公开征集能筛出稻谷里糙米的设备。这些糙米如果随着稻谷入库储存,很容易引发粮食变质。他调研后发现国内没有这种设备,立刻着手研发。
“研发这样一台筛选机并不难,设计、建模、测试基本上都是我一个人,学过的知识就够用了。”杨海说,2019年底,杨海向江苏这家粮库交付了第一代移动式稻谷选糙筛设备:将粮食倒入机器,糙米、碎谷就会被自动筛选出来。
杨海说,当年,江苏这家粮库糙米率从5%降至1.5%,客户十分满意,负责引进该设备的人还因此获评江苏省先进个人。
杨海的这台专利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他陆续编制了全国行业团体标准。2020年开始,找上门向武汉竹禾购买粮食加工设备的客户越来越多。武汉竹禾年营收逐渐突破千万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七成。
翻开武汉竹禾的产品名录,由杨海开发或引进的新设备如今已能覆盖大米生产全流程,品类达到十多种。
除了拓展国内市场,武汉竹禾还将粮食加工设备卖到东南亚、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连年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