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球化教育体系,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迈进
2024-11-09 14:35: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通讯员

二十载书写荣耀,新时代赓续华章!坐落在国家中心城市——湖北省武汉市的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前身是创办于2004年的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2014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转设并更名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二十年来,武工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擦亮国际化办学名片,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2023年4月,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新征程奋楫笃行,武工院将继续向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迈进。

拓展国际化教育平台,谱写全球化办学新篇章

10月27日至28日,一场高规格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举行。索菲亚大学校长Dr.Carol Humphreys为该校师生带来专题讲座。去年该校与索菲亚大学签订合作备忘录,开启双方在学术研究、师生交流、教学活动等多个领域的合作。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一直贯彻“高端化、全球化、个性化”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学校积极拓展国际舞台,大力发展国际教育。先后与美、英、法、加、澳等国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引进了百余名有海外学习背景和工作经历的教师;以“海外名师大讲堂”为主线,邀请国际著名学者、国外大学校长、知名艺术家来校讲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里克·马斯金是学校名誉教授,曾来校做讲座。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洪腾博士也曾来校做主题演讲。卡罗尔·汉弗莱斯、国际知名设计学府、全美知名的设计学府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教授Jay Jackson,也都曾来校交流。

学校还推出独具特色的国际实验班,例如:工程类国际实验班、计算机类国际实验班、金融会计类国际实验班、教育类国际实验班、设计类国际实验班。国际实验班既能发挥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又能与国际社会大众教育体系普遍接轨,在教学体系上单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集中管理培养,深度对接海外合作院校,大力提高海外高校深造率,初步形成了全球化教育品牌。近三年,学校先后培养了百余名学生出国深造,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赋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武工院的学生综合素质都很高,很符合我们企业的需求。”10月15日,2024年“湖北百校联动”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暨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25届毕业生秋季招聘会在武工院举行。招聘会汇聚了近200家企业,该校学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他们纷纷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点赞。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从招生市场进口端和就业市场出口端两个维度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以应用型专业建设为抓手,围绕湖北“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发展布局,聚焦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学校按照专业嵌入产业链的思路,将专业与地方产业有效对接,设置社会急需的新兴、交叉学科的本科专业,加强专业集群建设,增强了学科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武工院以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学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了“1+2+3+4”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即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条主线,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2 种能力,推进“基础教育、应用教育、实践教育”3种教育,完善“创新创业平台、产业学院平台、综合实训平台、校企合作平台”4 个平台。

学校还树立了“六联合”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目前,学校已建成了8个产业学院、7个实验实训中心、142个实验室、合作共建158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实现校地企合作协同育人。

与此同时,学校成立了乡村振兴学院,建立了乡村振兴“十大基地”。学校以“十百千工程”为抓手,与江夏区开展了紧密的合作,以地方政府为依托,深入当地农村和地方企业开展了合作共建项目,建立了多个实习实践基地,并推进了系列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二十年来,武工院扎根武汉、面向湖北、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数万余名学子。近一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斐然、成果丰硕,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4项,获得各类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和荣誉奖项130余项。

与此同时,学校拓宽学生成长空间,积极打造学生学科竞赛成长赛道,瞄准省级和国家级高水平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近一年来,学校学生多次与清华大学等名校学生同台竞技,在全国A类赛事中共获300余项奖项,其中,国家级奖项 37 项、省级奖项 237 项,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创新个性化志愿服务 擦亮当代青年青春底色

“为千余老人拍婚纱照,定格幸福瞬间的‘微光团队’。”这是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圆梦计划”团队获评“武汉楷模”时的颁奖词。该团队还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银奖、第八批湖北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从2015年起,团队利用寒暑假携带服装和摄影器材前往农村社区,通过上门服务为老年夫妇补拍一张婚纱照,至今已为全国50个地区2500多位老人免费补拍了婚纱照。

武工院打造“四化”志愿服务体系,人人都是志愿者,志愿服务精神已融入校园文化。2024年3月,湖北首家社会公益学院在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挂牌成立。该院将致力构建公益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

目前学校以社会公益学院为依托,以“四节五月”活动为主线,积极开拓第二课堂。国际文化节、科技文化节、湖畔音乐节、体育文化节、社团文化月、寝室文化月等品牌活动深受师生们喜爱。组织开展的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已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打造了“圆梦计划——给老人拍婚纱照”“爱心启航·武铁春运”“筑梦爱心书屋”“赤心支教”“乡村振兴十大基地”等一批社会公益服务品牌,涌现了武汉市最美志愿者余涛宏,中国志愿者优秀个人、武汉市道德模范余进文等先进个人。

未来始于现在,奋斗创造成就,砥砺奋进的武工院人正阔步迈向“三步走”战略发展目标:到2035年前后,努力把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建成湖北一流、全国知名的多科性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

(文/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王加青)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