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向一帆
通讯员 朱梦雪
12月13日,武汉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区区行”(汉阳站)活动在武汉市二桥中学芳草校区展开。会上,来自汉阳区八所学校的老师们,分别向现场听众分享了汉阳区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先进经验,同时还发布了《关于印发2024—2025学年度武汉教育数字化转型重点场景应用推进方案和应用清单的通知》。
活动伊始,汉阳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汉阳区在区域数字节点建设、市教育E卡通应用场景和数智赋能科学教育的特色案例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在随后的在智能助管、智能助学、智能助评、智能助联四个方面,钟家村小学、二桥中学、楚才小学、墨水湖小学等八所学校的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创新做法和经验。
在钟家村小学,该校通过建设全域感知安防系统,打造数字孪生校园,提高了安防巡查效能,并通过智能预警提升了安全教育的针对性。该系统还能通过班级标签关注特质生在校安全,实现安防闭环管理;作为武汉市首批中小学书记、校长发展素质教育履职考核评价试点学校,二桥中学从教师绩效考核改革入手,推动五育责任人人扛,积极探索数智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重构学校五育评价指标。
在楚才小学,该校与新洲区双柳街汉昕小学结对,依托武汉市教育云延伸定制的教联体数字学校,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教联体从传统意义上的共融共生,转向以数据治理为核心的提升关键期;在墨水湖小学,该校以教联体数字学校赋能“五联共建”工作机制,作为典型范例多次在全省推广。该校与242所乡村学校结对工作的新征程,聚焦智能助联,共话教育均衡。这些实践案例为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提供精准的数字化支持,推动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据悉,近三年来,汉阳区作为武汉市的代表,成功通过了教育部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的绩效评估,并成功举办了“2023年全省基础教育数字化培训暨现场推进会”。在《2023年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大会》上,楚才小学向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展示了智慧教育的实践成果。汉阳区还在全国“教育局长高峰论坛(2023)”中荣获“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成果”一等奖,并分享了经验。
此外,本次会议还发布了《关于印发2024—2025学年度武汉教育数字化转型重点场景应用推进方案和应用清单的通知》,明确本学年将重点打造平安校园、中小学校发展素质教育考核评价、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中小学入学招生学籍一体化管理、教育e卡通、中小学校“数字食堂”监管等七大教育数字化重点应用场景。
市教育局副局长朱俊在会上强调,汉阳区是武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先锋队、排头兵,全市各区各校应向汉阳区学习,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引领性、示范性、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数字化转型重点应用场景。全市教育系统将集中力量,为筹备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的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提供武汉模式、武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