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也有体育作业,这群小学生从早动到晚
2024-12-25 18:40: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向一帆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训练项目是跳绳。”12月24日下午课后服务时间,武汉市汉阳区楚才小学的操场上热闹非凡:跑道上跑满了正在训练50米跑的学生,操场内部的草坪上,也有老师在指导学生做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和跳绳等训练内容。

在该校,学生们几乎“从早动到晚”。从早上8点进校后,孩子们便开始了晨间跑操,随后还需完成大课间的体能训练。下午课后服务时间,部分体测成绩不佳的学生,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启针对性训练。晚上回家后,同学们还需根据个人情况,完成老师布置的体育作业。

数字化为学生开“运动处方”

12月24日放学后,三年级(2)班的万子涵,在父母的帮助下打开手机软件,查看她今天“运动作业”。软件显示,根据上次的体测结果,万子涵当天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在墙前双腿和身体成90度,让脚底离墙有一定距离后,再用双手慢慢去找墙壁。随着身体与墙面距离的不断增加,他的柔韧性也不断提升。

这已是他在一天时间里,完成的第4次体育锻炼。原因是他上次的体测成绩中,坐位体前屈项目稍稍落后。“过去一年,我们学校的体测优良率刚过及格线。怎样才能提升孩子们的体质优良率,我们想了许多方法。”楚才小学校长韦莉说。

韦莉告诉新闻记者,为了让体测成绩客观公正,学校在今年聘请第三方入校进行数字化电子测试。机器代替人工后,不仅效率得到提高,机器还能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精准分析,为学生体能提升制定“一班一策”甚至“一生一策”的运动处方。

利用数字化平台,该校体育老师能清晰地看到学生的体育成绩概况。该校体育组组长杨帆以该校四年级(5)班的界面向记者举例,该班学生爆发力不错,但耐力方面表现不足。杨帆说,通过大数据分析结果来看,老师上课时可多增加耐力训练,增强他们的综合运动能力,形成“一班一案”。

此外,针对体测成绩不佳的“临界生”,该校老师也会根据体测质量分析,为学生们安排课后服务时间段的针对性训练。同时,为了丰富课后托管质量,体验不同运动项目,学校还为同学们开设了如篮球、足球、羽毛球、击剑、武术、拉拉操、轮滑、射箭等特色体育运动体验课程。

每周增加一节体育课

当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加后,提升体质优良率就开始“上强度”了。韦莉说,今年起学校增加了晨间跑操。每天早上八点开始,全体学生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跑操训练,20分钟的跑操,让学生一天都精神抖擞。

随后的大课间时间,除了做广播操以外,学校体育组老师还为学生编制了3组共15分钟的体能训练操。不仅如此,该校三至六年级每周增加一节体育课,并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开设不同形态的体育课程。“例如一、二年级的特色课程是足球进课堂,三、四年级武术进课堂,五六年级篮球进课堂。我们还要求每节体育课至少有10分钟的体能训练量。”体育学科陆梦梅老师说,在加强学生体能训练的同时,老师们也加大体育课教研力度,常态听评课,体育老师师徒结对,互听互学。

除提高体育课课堂质量外,该校各年级体育老师在网上布置每日体育运动打卡作业,根据不同学生的弱项来设置打卡内容。“每天晚上学生提交作业后,我们都会及时批复,并指导学生的动作。增加运动打卡作业也能提升学生的运动热情。”杨帆说。

这样,楚才小学的孩子们几乎“从早动到晚”。半年时间,楚才小学师生惊喜地发现,通过全校师生的不断努力,该校体质优良率提升20%。不仅如此,为了激励老师的工作积极性,班级优良率达到70%的老师,还可在期末绩效考核中最高获得500元奖励。

如今,楚才小学体质优良健康率已从一年前的36.7%上升至57%。楚才小学校长韦莉说,体育是最好的教育,磨砺意志,强身健体。未来,楚才小学将继续以体育教学的落实推动学校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工作,让孩子们眼里有光,身上有汗,心里有爱,成为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新时代好少年。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