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练也能赢的天分真嫉妒不来 肖恩怀特:人间越撩越性感
2018-12-04 09:11:00 来源:腾讯体育

采访/张蕾 王怡薇

撰文/张蕾

访问结束。

麦克风还没来得及放下,肖恩·怀特先生就指着我卫衣上的卡通图案:“这是特伦斯和菲利浦吗?”

我被问得一头雾水:“谁?”

“你知道《南方公园》吗?那两个加拿大人。”

“《南方公园》我倒是知道……”

“我想,他是从《南方公园》里来的。他好像全程都盯着我看……”

肖恩怀特在被“盯着”接受采访

在被“盯着”的这50分钟里,怀特先生老老实实地描述了,攀登人生第四次奥运会的山路上,经历了怎样的血流不止与噩梦暴击,终于撕扯开至暗的迷惘,开始产生对生活温度的惦念和一些能长久一点的乐趣的追寻。

“我的内心已经发生了改变。”

不需要朋友的机器人 “不是所有人都想要赢么”

从13岁进入职业赛,肖恩·怀特的一举一动就没离开过人们的视线。

他是天才少年、胜利的代名词,一头红色小卷的长发,在他腾空的时候潇洒地飘展,人们叫他“飞翔的番茄”。

“我讨厌用迈克·乔丹打比方,还是用勒布朗·詹姆斯吧。他就是滑雪界的勒布朗·詹姆斯。我们根本无法推测他会有多红。如果他以为现在已经够出名了,那就等着奥林匹克吧。”沙尔·马斯克拉,X Game主持人这样说过。

第一次夺得金牌的他笑得张扬

第一次夺得奥运冠军是在意大利都灵,19岁的单板滑雪选手青涩而张扬,宣布一个极限运动的小众明星进军主流体育世界,摆出王者的姿态。

第二次是在加拿大的温哥华,2010年。在备战的时候,肖恩有了自己专属的U型池,在那里,他可以避开媒体,避开人群。那个地方会架着摄像机,记下最伟大的单板滑雪运动员的足迹。那个地方只能肖恩一个人用,他甚至跟女朋友签订了保密合约,不能泄露他正在练习的动作。

2010年温哥华,再次拿到金牌

单板滑手、X Game主持人杰克·米特拉尼说: “跟肖恩比赛就像跟机器人比赛。就像你跟电脑下国际象棋,然后选择了‘高手’模式。你永远也赢不了。”

在那个阶段,肖恩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凯文·皮尔斯,后者也在赞助商的帮助下修建了专属练习场,但凯文邀请他所有的滑手朋友一起去练习——他们称自己的圈子为“Frend”,意思是,“Friend里是没有I的”。

“凯文是一个朋友,肖恩是机器一样的选手,他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去赢。”滑手丹尼·戴维斯说。

在英文媒体的报道中,肖恩从他的第一届奥运会开始,“就明显跟其他滑手不同。他们都知道,他也知道”。

这项运动的文化非常强调兄弟情谊,在队友做到某个动作的时候要热烈地祝贺。而这只飞翔的番茄“通常跟其他滑手保持着距离。他来这是来赢得金牌收割利益的。有些单板选手认为他很自私,他认为他们的表态非常虚伪——难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想要赢吗?”

怀特始终相信,他是那个被寄予期望一定要赢的人。这就是为什么他的伤痕刻在身上,勋章装满橱柜。

第三次奥运会,他失败了

但在走向第三届奥运会的时候,大魔王遇到了麻烦。

各种拍摄团队聚集在他的U型池周围,几百万的设备,记录着他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每次他起跳,雪场都安安静静,雪板摩擦的声音还是那么悦耳,可他在空中飙出F**k却成了对应这种悦耳的唯一回响。他没有做任何动作,僵直地后背着地,落在气垫床上。

教练都暴躁起来,把怒气发泄在做技术录像的无辜设备。

抱头带着痛苦的肖恩怀特

肖恩抱着教练哭起来:“我想做到,你也想我做到,但我感受到了压力,就是做不到,好像撞到墙了一样。我不想让别人失望。到底这是怎么了?”

他举着雪板撞头,然后把雪板甩在地上。

美国之队的宣传片拍摄团队来了。他们要他激昂宣誓。

“更快、更高、更强!还有更大,更更~大。我们是美国之队!”肖恩面对镜头,耐着性子拿捏着轻松的尺度,掏出了他对信心和憧憬的全部记忆。

旁边的摄像机纪录下他失落的一刻

摄像机一挪开,肖恩的脸庞上,好不容易挤出的假笑也瞬间消失了。

宣传片里,人们让他描述他为奥运会所做的事——其实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

他的回答很老实:“要把其他所有的事情放在一旁,朋友、女朋友、生日派对,所有其他你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珍视的人和事,这些都要放到一旁,然后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

当番茄不再渴望飞翔“我会输”便成了现实

相对于“做不到”,“不期待”是一种更可怕的感受。

“我不认识这个人了,不知道要去哪,没有动力。”

那时那刻那个脆弱迷茫的肖恩,手上攥着两块奥运金牌和15个X Game冠军,后者是极限运动领域的顶级赛事,而肖恩是这个赛事史上唯一一位在冬夏两季比赛上都夺得过冠军的人。

肖恩怀特也是X-GAMES滑板冠军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他在空中的能力,与生俱来。

2005年,5位不同年龄段的卓越的滑雪选手来到阿拉斯加,体验没有赛道的山间滑雪,肖恩是受邀人之一。山势的险峻和雪崩的潜在危险,对于习惯于在场地里安心腾空的肖恩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整个拍摄期间,他谨慎又得体,谦卑地表达意愿:可能现在还不是我阅读大山的最好时刻。

只有一次。在山里的第八天,大家决定试试跳台滑雪,一起动手用雪筑起了个临时的跳台。滑手们从山间小心地速降,腾空,经历短暂的摆脱地心引力的战抖的快感,迅速地寻找合适降落的目的地。

肖恩就不同。他先尝试了一次,然后,连续又跳了7次,一次比一次跳得高,每次在空中施展出不同的动作,像一只突破牢笼的鸟儿,反复地体会挣脱和自由的快感。

“这绝对是我做过的最了不起的两周翻。”

其他滑手在山脚望着他。

“难以置信。真的,他就像玩儿一样。”

乐趣是他不住飞翔的动力,但这也是最容易在不间断的职业生涯中磨损的稀缺物。

“总是同样的一群人(围绕在你身边),吃同样的食物,在同样的度假村,做同样的翻转动作。所有的事情都一模一样。这样人的心态会老化的。”

拿着吉他的肖恩怀特看起来很不羁

肖恩给自己的生活设置了很多内容——学吉他组乐队、夏天是滑板冬天是单板、要掌舵自己的生意、要去慈善机构看望孩子……这固然可能有点处女座要求完满的念头支配,但更重要的是,他要在生活内容的反差和切换中,亲手制造出的新鲜感。

“回到你知道自己很擅长的领域的那一刻,你会感觉非常好。就好像你去玩了一阵滑板,或者其他的什么,然后回到单板滑雪,你会觉得,哎呀,这个没问题,这个真有意思。”他说起自己的兴趣哲学,“这也是我说我离开这项运动的时间跟我参与这项运动的时间一样重要的原因。这样能保持它的新鲜和有趣。……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调节自己的方式。”

然而,这个调节机制,在备战索契冬奥会的路上,失灵了。

压力留了下来,注视的目光留了下来,对“制造三连冠的传奇”的期待留了下来,但热爱,被肖恩弄丢了:“我永远不能忘记,我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我对我的生活、我的事业不再兴奋,我没有做好准备,去掌控、去胜利。”

站在俄罗斯的U型池顶部,“我竟然让这样的想法在头脑中徘徊不散:‘我会输’。”

最终他在索契冬奥会上获得了第四名

“改造生活里让我沮丧的碎片”

身体很诚实。肖恩输了。

“我站在那里,就好像国王遭到罢黜。”

媒体上议论纷纷:他结束了。他还能回到单板的世界吗?他太老了吧……

他看在眼里,“我不信那些,但有人信。我要把这些放到一边,克服掉它们。”

第四次奥运之旅,在索契的第四名成为事实的那一刻,便已开始。

“备战平昌的这一程路,很耗心力。这跟体力没什么关系,我不需要学习什么全新的动作,我不需要在身体上变得更强大之类的。但我头脑要清楚——我要学习重新爱上这项运动。”

他决定,给训练增加点新内容:练身体。

“我从来都不练身体。我以前在采访里说我练,其实我并没有。你知道的,我不练也赢。”

怀特先生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像个得意而又让人无可奈何的小孩。

“我开始练身体并不是因为我觉得我缺少体力和力量。”他说,“身体状态最终变好,这算是一个彩蛋,我很受用。但慢慢变老,对我来说,不是身体状态的问题,……这关乎精神。”

曾经不练身体,现在有八块腹肌

他已经养成了每天去健身房的习惯,开始觉得以前不去健身房是件“不可思议”的事了。

“这种训练好像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不是那种‘开始’、‘结束’的程式,而是自然而然的发生,它已经是我生活常规的一部分了。”

他还雇佣了一个理疗师帮他康复按摩、规划饮食,他换了新教练JJ托马斯,他给自己的团队增加了新鲜血液,滑行的时候他还是一个人,但下了场,他的感受不再那么孤独。

除此之外,肖恩·怀特,这个夺冠机器,还做了件前所未有的事情。

他打电话给曾经的好朋友们。

“这些好朋友,我跟他们失去了联系,因为我去滑单板了。我们曾经是最好的朋友,但我选择了事业,舍弃了友谊。我要修复自己跟他们的关系,我要花时间跟他们相处。”

肖恩描述,这是一段回到山脚下,重新攀登的旅程,“就好像是改造那时生活中所有让我感到沮丧的碎片”,“我很开心我在俄罗斯没有赢,我更懂我自己了,我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更开心的人。”

更多更残酷的事情发生,来帮他抵达那个终极目的地。

2017年10月,奥运会前三个月。在练习back-to-back 1440时,肖恩的雪板尖部蹭到了U型池的边缘,他撞到了头,“嘴唇撞裂了,脸撞开了花,前额割破,我咬了舌头——我的舌头到现在还是麻木的。”

鲜血滴落在雪地上

肖恩满脸是血。教练JJ托马斯连看他一眼都不忍心。

他缝了62针。其他滑手后来告诉他,他们滑行的时候都要绕过他的血流而成的坑坑洼洼。

满脸是血的肖恩回看自己摔倒的视频

他接到母亲电话,请求他放弃。

等待手术的时候,肖恩照了照镜子。他几乎认不出自己。他毁容了。

他不得不严肃地思考:“我到底有多想要?”

各种声音围绕着他,压向他。

“重新回去就意味着,我要愿意将自己再次置于那种小概率的危险的境地,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甚至更糟糕的事情。”扪心自问后,“我打定了主意,就一直走下去。”

不停地告诉自己“我能赢”是简单的,但内心真的相信,却是难的。

2018年1月,距离冬奥会只剩下一个月。全美大奖赛暨奥运积分赛成为伤愈后的肖恩重回奥运的最后机会他的前两跳积分垫底。最后一跳,又是back-to-back 1440。

100分。这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二次满分,在一个他从来不曾完成过的动作上。迄今为止,单板滑雪史上只有这两次满分。

“在那之后,我曾经在睡梦中惊醒,倒没有汗流浃背,但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气。我梦到,出于某种原因,比赛结果不算数了。好像是‘摄像机坏了,你要重新跳一遍’之类的理由。在梦里我就想,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再做到一遍啊!我站在那里,比赛开始了,我不记得该怎么跳了,不得不问教练:要怎么跳?能赢的那一跳,是怎么跳的?然后我就醒了。我的老天爷啊。谢天谢地我过关了。”

肖恩怀特在平昌的最后一跳

当2018年2月14日,肖恩·怀特终于再次站在奥运会的U型池上。

这个领域又有新的天才选手出现了,他们年轻、不服,他们挑战了更高的难度。他们要阻止国王归来。

肖恩看了教练一眼,冲他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像激光一样聚焦在U型池上”。

“我听从了内心的召唤:‘我会赢的,我能赢下来’。”

身体依然很诚实。

很感谢,你与我们之间,建立了这么奇妙的连结

罗杰·怀特以前从来没见过儿子哭。他见过他受伤,见过他学吉他学得费劲,但他“从来没正经哭过。”

连脸差点被摔成两半儿的那次,在转移治疗的直升机上,肖恩一手止血,一手拿着手机,面无表情地回看撞伤时的照片。

第三次奥运夺冠,他泣不成声。

肖恩怀特非常动感情的哭了

“之前的获胜都是胜利的快乐而已,但这一次,非常地动感情。”他的家人朋友都在场,每一个人,包括他的对手们,都知道他有多想要,“我被巨大的喜悦和此时此地的氛围紧紧地包裹着。”

肖恩从来不看自己的动作回放,他已经记不清第一次夺得奥运冠军时做了什么动作。但他“很愿意回看这次的奥运会——如果这个听上去不是那么奇怪的话。”他为自己骄傲。

那些曾经糟糕无比的处境,“把我锻造成了一个更好的人。我对这些糟糕的时刻心存感激。”

以外物驱使的快乐,已经逐渐演化成从内在出发的喜悦。这远不止“又一个”奥运冠军的意义所能涵盖。

平昌冬奥会结束后,肖恩在社交媒体上收到了一条从医院发来的信息。发信息的是一对夫妻,他们的女儿重病住院,全家人一起观看了肖恩在冬奥会上夺得金牌。在那之后不久,女孩就不幸去世。

“他们说他们想谢谢我,让他们和女儿一起,分享了我生命中的某一个时刻,他们也因此永远不会忘记跟我的这种奇妙连结。”

这不是肖恩第一次收到类似的来信。人们时常来信,感谢他的激励和启发。

肖恩患有先天心脏畸形,5岁之前做过两次次心脏开胸手术。他看起来是最不会从事运动的人。

一直以来,肖恩对自己的这段经历不愿提及,“我不想以这样的方式登上报纸头条——‘心脏病患儿赢得金牌’。我只想做自己,就是肖恩·怀特,而不是什么‘奇迹男孩’。”直到第一次奥运会夺冠之后,人们才逐渐了解到他小时候的经历。

“我很庆幸我说了,因为现在有很多家庭会联系我,或者把我视为他们的孩子人生可能性的一种激励。我真的很喜欢自己有这样一个角色。”

鼓励同样有心脏病的小朋友

很多家长说,如果没有看到肖恩的经历,我可能会过度保护孩子,不让心脏出过问题的孩子跟运动沾上一点关系。

2012年,肖恩剪去了标志性的红色长发,捐给了一家为儿童化疗患者提供头发的慈善机构,再未蓄发留长。

剪短的头发,在光线不强的地方,看上去更偏金色。他到慈善机构跟孩子们互动,就有孩子看着他,提问:“我原本以为你的头发是红色的。”

“有时候是红的。我只是把它们稍微修剪了一下。”

“你喜欢单板滑雪吗?”又有孩子问。

“是的,我喜欢。我6岁就开始滑了,我做这个做了好久了呢。”

“它难吗?”

“有的时候吧。也不是太难。我要告诉你们我的秘诀:我会先看着别人跳。……因为我紧张啊,所以我就等着,坐着看他们。总有人先跳。这样我就能判断出来我需要用什么样的速度了。”

“飞翔的番茄”不见了,只有肖恩·怀特,一直都在。

这一幕,似曾相识

平昌的绝地反击,惊艳得手,让肖恩“内心对于胜利和成功的饥渴已经得到了满足。”他做到了单板滑雪这项运动中,他所能期待的一切,“其他的事情,都像是蛋糕上的糖衣而已了。”

当你以为这又是一场征服与厌倦的机械轮回时,他说:“不要误会我没有动力了。我像别人一样,有动力,有竞争欲望,但我的内心发生了改变,是一种奇怪的感受。”

动力是不断转换的,“把我带到这里的动力,不一定能够主导我接下去的路。”

专心练习滑板的肖恩怀特

2018年11月,肖恩·怀特宣布,将放弃接下来一个赛季的单板滑雪比赛,专心回归滑板。他要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会。

滑板第一次被列入夏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对肖恩来说,他生活的模式切换又有了一个完美的目标。他甚至将其视为上天的某种暗示。

“它发生在我依然认为自己足够年轻、足够有激情、足够强壮地去抵达的时候。它原本可以四年以后或者更远的时候才发生,但它现在就在发生了。”

老炮儿回归,滑板世界那些跟他同代的选手早已退役,现在“碗”里的人,他都不认识。

“你好,我是肖恩,你好吗?”初次见面,他要上前打招呼。他要再次从山脚出发。

“哈哈!但这很酷啊,非常酷。你登台亮相,表现糟糕,这让你更谦卑。没关系的。”

在公园练习滑板

他很清楚其中的代价。当他专心练习滑板,其他的单板选手正在变强。等他再度回归雪上(是的,他还惦记着回去),他又要再去追赶。

“但我感到我真的需要这么做,我就得这么和它(两项运动)相处。”

美国之队的滑板选拔赛会在明年5月举行。这是肖恩目前知道的关于这场盛大的全新冒险的全部信息。他打电话咨询:有多少站比赛?几号开赛?第一站在哪?

没人能回答。

这是滑板组委会第一次面对奥运会,他们还在学着适应这个新角色。

“这个场面似曾相识,就像单板滑雪第一次被纳入奥运会时的情形重演了:奥运会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怎么做?我们要穿什么?有很多事情从各个方面聚集而来。我现在正在目睹同样的事情在滑板上发生,看上去可好玩儿了。”

接着,所有的目光又都会投向肖恩·怀特,滑板选手里唯一一个参加过奥运会的人。

他又大笑起来:“希望到时候我能准备好,全力以赴。”

玩乐队的时候,肖恩能够感受到现场人们的欢呼,跟赢得比赛时听到的人群的欢呼一样令人愉悦。但“音乐是更持久的东西,你走出去,要演奏好一会儿,人群跟着节拍手舞足蹈。”

2018沸雪北京站,肖恩怀特到现场助阵

当老板则是更一种维度上的持久,比如他买下的沸雪赛事。

“我知道沸雪会比我的运动生涯本身要更有生命力。我想,它能够成为我与这项运动永远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伟大的极限运动员肖恩·怀特先生常被问到:你们玩极限的,是不是喜欢高空跳伞?是不是要寻找刺激?

他觉得这个问题很滑稽:“我的日常工作已经有够多刺激了。”

反而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在家过个节,或者过个生日,再或者给家族里的谁谁谁庆祝毕业,都是他从来没有过的体验。

与家人一起过感恩节

明年3月,姐姐和哥哥的老婆都将分娩,肖恩将荣升为舅舅。他早早就跑去商场给小外甥们买礼物。

“我只想回到家里,关上门,除了去健身房之外,其他的(都关在外面)。我也不跟其他运动员一起玩。我去玩玩滑板,我去看看电影,过普通的生活,好好地做肖恩·怀特,这才是美好。”(完)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