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糍粑
长江网讯(记者 罗旭)猴年已近在眼前。老人们过年最盼望阖家团圆,儿孙满堂;年轻人过年则希望放松身心,旅游行走……于是,带着全家老小,找一处远离城市、年味浓郁的大院、村子或寨子,感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热闹新年,已成为越来越受城市人欢迎的一种过年方式。
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最南端的通道侗族自治县,侗族占总人口的78.3%。这里,保留了侗族独特的文化传统,美丽的侗锦、古朴的鼓楼、热情的多嘎多耶、虔诚的祭萨、热闹的合拢宴……而芋头侗寨作为通道保存最完好的侗寨,从大年初一至初六,推出了闹新春系列民俗活动:吃侗菜喝侗酒,唱侗歌入侗房,开门抢红包,进寨拦门酒,童趣闹春牛,以及写对联、猜灯谜、寻年味……古朴的寨子已高挂大红灯笼,窗檐下挂满了酸鱼腊肉,热情的侗家人已备好美食美酒,只等远方的客人到来。
游最“博”侗寨,处处摄影天堂
芋头侗寨距通道县城9公里,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明朝建筑格局和清代中期建筑实物,由于寨内的建筑包含了侗族建筑的所有内容,被专家称为侗民族建筑的“实物博物馆”,并有“侗寨布达拉宫”之称。寨子因山就势,鼓楼、风雨桥、门楼、古井、萨岁坛、吊脚木楼居室、古驿道等一应俱全,融汇了侗族工艺的传统和山里人的朴实风格。
芋头古侗寨—古寨晨雾(吴满亮)
芋头是一处摄影天堂,不需要专业的相机和技巧,这里的每一处建筑、每一样手艺、每一张沧桑慈祥的脸、每一个羞涩善良的笑,以及新年氛围下热闹的爆竹、穿新衣的孩子、喜庆的红灯笼、满屋檐的酸鱼腊肉……都是一道最美的风景。
鼓楼话丰年--彭学平摄
织侗锦
吃最“大”侗餐,新年团圆合拢宴
过年,吃喝是最大的主题!侗族嗜好酸味,自古便有“侗不离酸”的说法。在侗家菜中,带酸味的占半数以上,“无菜不腌、无菜不酸”。芋头侗寨亦保持了侗族最原始的酸鱼、酸肉、酸菜等制作方法。
在芋头,吃的是侗家人自己种的蔬菜,自己打的年粑,自制的酸鱼酸肉;喝的是自酿的甜米酒。所有的主食、原料和配菜都是寨中种植或养殖,吃着尤为放心。
侗家打糍粑--徐建新摄
侗家人自酿的甜米酒喝着香糯可口,可后劲十足。进寨时,客人要接受特殊的迎宾仪式——拦门酒,喝的就是甜米酒。侗家人在进入寨子的门楼边设置“路障”,挡住客人,饮酒对歌,你唱我答,唱好了喝好了,再撤除障碍物,恭迎客人进门。
侗寨拦门酒
如果你恰巧能赶上一场合拢宴,就能感受到一场新年最“大”的侗族团圆饭。一直以来,侗族就流传着“抢客”的习俗,没有客人或客人很少的将自家的食物搬过来一起吃,桌子不够就架板子拼起来,这就渐渐演变成了合拢宴。
合拢宴
几十张桌子拼成一个大大的圆,各色侗族美食一一摆满长桌:腌鱼腌肉、土鸡土鸭、自制豆腐、新鲜蔬菜,或炒猪、羊、牛肉,或炒鸡、鸭、鹅蛋,或炒雀子肉和野兽肉,以及甜米酒、糯米饭、糍粑、小米粑等。认识的、不认识的、或刚认识的人,大家如同一家人一般坐在一起。用餐前,先端起盛满米酒的酒杯站起来,边唱侗歌边移动脚步围着长桌转,转了半圈之后又端着酒唱着歌沿着长桌转回原座,叫“转转酒”,也称“串杯”。热情友好的气氛一下被渲染开来,大家吃着喝着唱着笑着,享受侗餐的美味和侗家人的热情!
赏最“土”侗舞,热情多嘎多耶
芋头侗寨的侗族歌舞表演没有其他侗寨那种浓厚的商业气息,这也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保持得最原生态的民族演出。演员就是寨子里的村民,他们将演出所得用于对侗族歌舞的传承和保护。对于久居城市的人们来说,看一场原汁原味的民族演出,比看一场歌舞表演要难得得多。
精彩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