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刘微
通讯员 席秦岭 李小岚 陈翔 刘贤虎 何棋
12月6日,202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公布最终获奖名单,成都市双流区彭镇观音阁老茶馆保护项目荣获优秀奖。
据了解,本届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共收到来自亚太地区14个国家的52个参赛项目,经过评审,最终共有8个项目获奖,其中中国项目3个。此次上榜的3个中国项目分别是优秀奖——成都观音阁老茶馆保护项目,优秀奖——上海何陋轩保护项目(可持续发展特别表彰奖),杰出奖——宜兴古南历史街区保护项目(可持续发展特别表彰奖)。
成都市双流区彭镇观音阁老茶馆保护项目荣获优秀奖。评审团评语是:观音阁老茶馆作为当地社区历史和社会演变的鲜活见证得到了保护。该项目面对材料老化、不当改造等挑战,仍致力于提升该地区传统茶馆类型的安全性、可用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保留了诸如竹编框架和稻草泥浆抹灰等原始材料和建造技术。项目团队创新性地将使用者作为利益相关者,通过口述历史和绘图研究,将他们的观点融入到保护实践中。该项目不仅维系了茶馆原本的初衷,还维护了它的质朴、乡韵和活态遗产。
观音阁老茶馆是四川唯一保存有老虎灶的老茶馆,它的前身为始建于乾隆三十三年的观音阁(止水庵),承载着丰富的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作为四川茶馆文化的代表之一,观音阁老茶馆曾因摄影师的助攻走红网络,吸引了不少游客、名人前来打卡。然而,观音阁老茶馆确实太老了,它的建筑本体和内部环境出现了残损。
“木构架存在倾斜与糟朽,屋面及天沟瓦面破损导致漏雨,墙面酥碱、破洞,这些问题严重威胁其安全。”茶馆的主理人李强说,作为文旅打卡点,茶馆消费较低,他们曾面临一定的经济困难,这给茶馆的保护带来了挑战。
2021年11月,在双流区文体旅局的主导下,一项旨在解决茶馆建筑安全隐患、保留其原有材料和建造技艺,同时挖掘和阐释其多元价值、保护和传承当地茶文化的保护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当地政府共同参与,涉及约400平方米的保护规模,保留了公众自主烧水泡茶等传统,并采用地方传统工艺进行修补,从外形设计到精神感受等多维度力求还原茶馆的原貌。同时,将老茶馆作为日常生活文化景观进行保护,全面保存了“声景”“光景”和“香景”。经过一年半的努力,项目于2023年4月圆满完成。
茶馆的主理人李强,年轻时闯荡过“江湖”,由于割舍不下对茶馆的情感,1995年,他从母亲手中接过老茶馆。近30年来,李强坚持对本地老茶客只收1元茶钱,经营艰难时,甚至在外面打工挣钱补贴茶馆。6日的网络颁奖仪式,李强穿上日常的工装,戴上母亲那一辈就穿戴的蓝布围裙,激动地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他表示,为了让百年老茶馆的川茶文化传承下去,他正在培养儿子当接班人。
(图片由成都市双流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