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事·感动2018”二季度网络人物群像扫描
2018-07-20 17:11:0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题:让弱者变强 让暗处有光——“中国网事·感动2018”二季度网络人物群像扫描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杨思琪

“中国网事·感动2018”二季度网络人物评选结果19日正式揭晓。此次获评的10位“感动人物”身居五湖四海,遍布各行各业,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信仰。

他们,历经苦难,却永远阳光向上;他们,生活安康,却心怀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他们用深沉的热爱在一方土地上有所奉献,有所坚守,有所创造。让我们一同倾听他们的故事。

让无力者有力 让柔弱者变强

黄如方,浙江台州人。作为一名假性软骨发育不全症患者,虽然身材与普通人有别,但他脸上洋溢的坦然、自信、阳光却是很多人都缺少的。2008年,黄如方联合创立公益组织“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2013年,为关爱更多病种的罕见病患者,他又成立了“罕见病发展中心”,通过培养、孵化、能力建设、小额资助等方式推动罕见病患者服务组织的发展。作为国内罕见病公益组织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克服重重困难,为无数罕见病患者送去了“一米阳光”,还被称为“一米老大”。

格桑花,寓意“爱与吉祥”,是藏区的吉庆之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14年前,一个名叫洪波的汉族女人来到藏区,偶然被卖虫草的两个小女孩所触动,便成立了格桑花西部助学组织,帮助西部藏区贫困学生实现朗朗读书梦。截至2017年底,洪波的格桑花组织捐助人达30万,募集并投放捐助金1.5亿元,为6万名藏族学生提供了一对一捐资助学,各类教育项目共覆盖40万藏族孩子。如今,洪波被称为40万藏族孩子的“妈妈”,也成为孩子们眼中最美的格桑花。

“我们多一些阳光,这些家庭就会多一些希望。”在“85后”藏族女孩嘎松曲珍看来,自闭儿童都是遗落凡间的星星。自2009年进入安徽合肥一家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工作以来,嘎松曲珍共辅导过200多个自闭儿童,其中60多个已经达到很好的康复效果。曲珍说,“帮孩子融入社会”是她追求的目标。她希望大家对自闭儿童多一些耐心和包容,帮助这些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

用一己行动勇担社会责任

位于辽河平原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几十公里处的卧龙湖,是世界鸟类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之一。67岁的湿地“护鸟人”高国武每天随身携带一台照相机、一架望远镜和一包解毒药物,在此徒步巡视二三十公里,观察湿地里各种鸟儿的生存状况,并对受伤的鸟儿实施救护。十年如一日,即使身患风湿和湿疹,遇到凶残的盗捕者,高国武也未曾退缩。“我就希望鸟儿有个安全的栖息地,人与自然应该是共生的。”他说。

“曾被爱相待,就愿用更多爱对待别人。”十年前,汶川大地震,羌族女孩蒲虹学被废墟埋72小时,失去左臂和右腿;十年后,大学毕业的她选择回到家乡,用自己的身体守护故土“非遗”羌绣。引进现代化设计理念,开发新的手工艺产品,组织震后幸存的绣娘进行培训,帮助她们靠手艺获得一份有尊严的收入……从“受助者”到“施助者”,蒲虹学用坚强和热爱演绎了“助人自助”的真谛,更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着自己民族的文化。

“检察官不顾个人安危勇擒持枪歹徒,令人敬佩!”5月6日,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检察院检察官谢新星见义勇为擒歹徒的事迹迎来当地市民的交口称赞,其勇擒歹徒的视频也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面对持枪犯罪嫌疑人,作为一名基层检察官,谢新星毫无畏惧,凭借职业敏感和过硬的职业本领,与群众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并移交给警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检察官的英勇无畏和社会担当。

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很多好事。在四川都江堰的奎光塔街道,有位“捡烟头爷爷”沿街捡拾烟头和垃圾,从石桥上到大树边,再到人行道,一处不落;还义务守护家园、掏下水道、巡查网吧……哪里搞志愿服务活动,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这就是77岁的许晓荣,用自己的点滴热心事汇成倡导文明行为、服务身边群众的股股暖流,因为“管得宽”,被老伴戏称为“闲事科科长”。“少一些不文明行为,我们的家园就多一份美好。”许晓荣经常这样说。

给暗处送去火种和希望

不同于农村孩子脸上常见的羞涩,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小金湾民族学校,东乡族孩子们的脸上满是自信和阳光。这些改变源自一位“爱夸人”的金老师。2013年,金淑梅成为中国舞蹈家协会发起的“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志愿者,便开始和志愿者团队在酒泉市80所学校、3万余名学生中推行舞蹈教育。为了给没有舞蹈基础的农村孩子教授舞蹈,金淑梅对学生悉心教导,不遗余力地夸奖……有人说,金淑梅把赏识教育做到了极致,让舞蹈成为人人都能参与的“美的教育”,更让孩子们有机会站上舞台,看到远方的世界,开始期待与父辈不一样的人生。

1976年9月,张举文成为宁夏西海固一名乡村语文老师。那时村子里的课本印刷水平低,插图很少。为了让孩子们学得进去,他就在课堂上画起了粉笔画。《背影》里努力爬上月台的父亲,《爱莲说》里“亭亭净植”的莲花、《故乡》里“细脚伶仃”的杨二嫂……42年里,他共画了5000余幅粉笔画,在山里娃心中播下了求知的种子。其实,这名“粉笔画老师”还会拉二胡、吹笛子、唱歌,只要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他都愿意去学。“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这既是他对自己教学生涯的总结,也是对年轻教师的勉励。

同样地处偏远,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大山深处的上归里,是一个侗族村寨,贫困人口将近三分之一。1993年初中毕业后,侗族汉子吴浪主动到缺少教师的上归里小学协助教学,1996年成为代课教师。尽管撤点并校、师生减少,吴浪始终用心教书,还做村里扫盲夜校的老师,用侗语和普通话“双语”教授妇女、老人读书识字。22年来,他先后培养学生200多名,其中30多人考上了大学。让更多的孩子读书,飞出大山、改变命运,是吴浪的初心,更立志打破贫困地区“越穷越不重视教育,越不重视教育就越穷”的怪圈与轮回。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