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张思忠
今天,武汉市民期盼已久的五大工程正式投入运营。
这是一个收获季节,也是一个历史性时刻。
这是一个市民狂欢的节日,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
6号线联通风景秀美的金银湖湿地公园和现代制造业中心沌口,途经琴台、中山大道,串起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市民可一线阅尽这座城市的千年风貌。“离天空最近”的地铁线——机场线“上天入地”,三上三下,让地铁、城铁、航空无缝对接,三镇市民赶飞机最贵也只要7块钱,坐在地铁上还可以欣赏飞机起降,远山近湖尽收眼底,岂不快哉!雄楚大道BRT同样提高公交速度,让市民脚步更快。
地铁6号线、机场线和BRT的通车,迅速拉近城市的时空距离,让市民出行速度越来越快,出行效率越来越高,那么,路上节省的时间当然可以去品味城市“慢生活”“静生活”了。
“天下名湖亦多矣,清奇孰与东湖比?”智者爱水,仁者爱山。“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今日起,市民可乘地铁去体验东湖绿道,漫步湖边、畅游湖中、走进森林、登上磨山,寄情于山水之间,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享受大自然的五光十色,暂时远离钢筋混凝土的灰色空间,获得一份心灵的安静。磨山景区的同步免费开放,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阐释。
百年老街中山大道,是一部浓缩的武汉近现代史。中山大道本是步行街,后来车来车往,让步于城市发展需要,而今天重新还道于行人,体现了快与慢的辩证法,也是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品质的见证和新的标杆。
其实,今天开通的五大工程,一快一慢之间,处处宜居宜人,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对武汉地铁族来说,今天是一个尤其开心的日子。从首条地铁、地铁“连通三镇”到“环通三镇”,从每年通一条地铁线到每年通两条地铁线,他们见证和分享了世界地铁发展史上的“武汉速度”。
武汉地铁正在划时代地改变城市和市民生活。作为武汉独家地铁报,武汉晨报联合地铁集团,本月初启动“2016地铁狂欢节”,以“迎接双线开通,共享城市美好”为主题,推出试乘6号线看老街新貌、地铁文明伞、武汉地铁白皮书、微电影《追爱机场线》、“武汉地铁生活号召力总评榜”、《地铁商圈生活读本》等系列大型活动,回馈我们的地铁读者,培育地铁文化。未来,武汉晨报将深耕地铁渠道,深度服务地铁人群,致力于打造江城地铁生活第一媒体。
城市发展成果由人民创造,同样由全体人民分享。这座城市的每一点每一滴进步,都会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那么,向着2017年的“小目标”,我们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