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方遒为农户方明祥饲养的山羊找销售出路。
▲孙方遒在帮扶对象徐达银家里帮助喂猪干农活。
记者詹松摄
记者彭学武
2015年10月,我市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到2018年,我市实现全部贫困人口、27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在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目前,我市共有271个市级驻村工作队、706名工作队员,对口帮扶蔡甸、江夏、黄陂、新洲四个新城区271个贫困村。根据安排,2016年,我市要实现43369名贫困人口脱贫、77个贫困村脱贫。据初步统计,任务预计可顺利完成。
46岁的孙方遒是江岸区总工会一名普通干部,2015年10月下旬,组织上拟安排他参加精准扶贫,担任黄陂区木兰乡旋峰寺村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长。虽然面临孩子即将高考的实际问题,但他表示,我来自农村,现在组织需要我服务农村挺好,他愉快地接受了。
随身携带救命药
不当精准扶贫战场逃兵
驻村开始一个月,孙方遒忙于同村干部精准识别贫困户,了解村情。2015年11月25日,木兰湖地区飘起了雪花。晚上吃饭时,孙方遒冷得浑身颤抖,手脚轻微发麻。他感觉有点不对劲,在其他队员的劝说下,开车回汉口去医院。开车途中,他感觉更不对劲,放下车拦了一辆出租车去医院。
据医院急诊科医生回忆,到医院门口时,孙方遒几乎失去行动能力,是出租车司机和保安抬着送进抢救室的。经抢救,诊断为低血钾症。钾含量过低,人会手脚发麻,失去意识,可引起猝死。此后,医院下达了三次病危通知书,治疗十多天后才得以出院。
其间,有几个好心的朋友劝他,“就地一歪别去扶贫了,回单位吧!”孙方遒表示,来都来了,在精准扶贫战场上,不能退缩当逃兵,得像一个战士一样勇往直前。
昨日,在旋峰寺村,记者看到,孙方遒随身携带着一瓶氯化钾口服溶液和几根香蕉,只要出现低血钾症初始症状,他就遵医嘱喝上一口氯化钾口服溶液,吃一根香蕉补钾。
驻村什么也不能带走
但要留下自己的脚印
驻村一年多来,孙方遒表示什么也不能带走,但一定要留下自己的脚印。农民讲实惠,农村工作讲实效,他也总想尽最大努力为驻村农民多做点实事。
对于村民,孙方遒倾注真情帮助他们,村民徐达银今年70岁,身患癌症多年,妻子和儿子患有精神疾病,孙子在上小学,一家人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孙方遒跟帮扶责任人王佑民一起多次上门鼓励资助,徐达银想养猪增加收入,孙方遒就资助他买猪仔,还帮他协调落实危房改造。
昨日,记者一行来到徐达银家中,看到正在忙着喂猪的徐达银,孙方遒熟练地拿起猪食盆为两只小猪喂食。徐达银开心地告诉记者:“一头大肥猪等着过年杀了卖钱,两头小猪再喂几个月也可以出栏,还有一头母猪,开春后能产一窝小猪仔,这多亏了孙队长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感谢他,在孙队长的带领下,我们一家明年一定好好干。”
除了资助徐达银,去年春节前夕,孙方遒还筹措资金2.4万元,慰问了建档立卡的36户贫困户,对确有困难的边缘贫困户也一一登门送上过年物资。
根据规划,旋峰寺村2016年脱贫出列,36户贫困户2016年脱贫销号。在孙方遒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这一目标在2017年春节前将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