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车长杨帆手持对讲机,登上调车机车指挥。
记者陈永权摄
本报讯(记者陈永权周步云刘树成)昨天零点已过,气温已达-2℃,位于黄陂区的武汉北编组站依然灯火通明,方圆6700亩的站区上空,机车鸣笛声、车轮制动摩擦的尖叫声此起彼伏。调车长杨帆手持对讲机,登上调车机车,开始他的又一个“不眠之夜”。
这个亚洲建设规模最大的编组站,南来北往的货车在这里忙得热火朝天。大量的货车在这里编组、解体、出发,为全国各地的人们送去充足的节日物资。调车长是这些要编组货车的“指挥官”,他的职责就是把方向不同的货车皮分解开并溜放到指定的股道里。
26岁的杨帆老家吉林延边,一口标准的东北话,他攀上机车,指挥机车顶着长长的车皮,缓缓驶上小坡——驼峰。扶着机车外栏杆,呼呼的寒风直吹脊背。“这几天天气好,还不算冷。要是碰上下雪冰冻天气,那才叫冷呢!”
“再冷都要坚持住,如果货物不快解快编,大量的货车就会积压,就容易造成铁路干线堵塞。”趁着作业的间歇,杨帆跳下机车,用力在地上跺了跺脚,“在机车外面踏板上一呆就是几个小时,脚都冻麻木了。”
凌晨2点10分,眉毛上挂着冰霜的杨帆走进温暖的待班室,喝了一口热水,赶紧暖和暖和。10分钟休息后,杨帆赶紧喝了几口热水,裹了裹棉衣,又投入到下一趟列车的解体作业中去。
据悉,杨帆分配到车站,一干就是8年。这8年里,他没有一个春节回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