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评论员
教育砖家
助您决胜中考高考
日前,教育部宣布,“十三五”期间,中国现有的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必须聚焦教育主行业。其实,比师范类院校更名更厉害的是工科类院校。
春节期间,对于紧张备考的考生而言,是研究未来读什么大学的最佳时段,尤其是报考人数众多的理工类院校,最值得关注。
在湖北招收理科本科生,校名中含有“工业”、“工程”、“工学院”的学校有45所。其中在一本招生的有15所,二本招生的30所。这45所院校实力相差非常大,有全国非常著名的哈工大、西北工大、河北工大、哈工程、合肥工大,北京工大等;也有不少近十年才升格本科的院校。
经历多次的更名高潮,不少原理工类高校改用了“工业”、“工程”、“理工”、“科技”等字样。地域有限,学校数量太多,势必造成校名“撞车”,不少地区的学校校名仅一字之差,很容易混淆,也有些学校改用一些非常见名字,辨识度不高,容易引发考生与家长的误读。
如何了解一所学校的实力,我在这里教大家3招:第一是查学校前世今生,第二查学校所在地域,第三看学科特点。
举个例子,北京工业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都在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合并北京计算机学院、北京艺术设计职院和若干所高校研究生院;北方工业大学则由北京冶金机电学院更名。通过看前世今生,两者就容易分辨。
又比如,沈阳工业大学和辽宁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在省会城市沈阳,辽宁工业大学在锦州市。通过地域分辨两所学校。
再比如,西安工业大学和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工业大学以兵工专业为特色,西安工程大学以纺织专业为特色。通过学科特点分辨。
家长和考生朋友切勿陷入“望名生义”的误区。近年来,不少高校更名的,都以“省名”为学校名称,如在湖北,近年来不少学校更名时,用了“湖北××学院”这样的校名,学校大多地处非地级市。选择大学,不是派头越大越好,合适自己才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