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特殊孩子一个班,宝宝们变得更温暖友爱
2017-01-24 12:56:00 来源:武汉晨报

本报讯(记者杨枫通讯员钟华邹丽)听障、自闭、孤残儿童难以进入普通幼儿园随班就读,和同伴融洽也比较困难,但武昌育苗幼儿园却前后接收了多名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并且逐渐形成一套本园特色的融合教育体系。该园教师李林表示,融合教育做得好其实是双赢,特殊孩子融入普通集体,社会性得到良好的康复和发展,普通孩子在正确的引导下也变得更懂得关心他人,这也是慢慢戒掉独生子女娇骄二气的好办法。

育苗幼儿园推进和探索“融合教育”已经两年了。前年大三班接收了一位听障儿童,名叫康康。由于他以前在专门康复机构的幼儿园生活学习,面对新的环境,康康很不适应,脾气有时很暴躁,甚至行为也带有攻击性。康康的班主任陈老师完全没有照料特殊儿童的经历,遇到这件棘手事,她只得干着急。“要想走近孩子,和孩子成为朋友,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沟通!”教师团队进行了“头脑风暴”。老师们查阅了大量关于听障儿童的文献和书籍,虚心请教儿童福利院的相关专家,学习相关融合教育知识。经过努力,康康渐渐能听懂老师的话语,老师也能从康康的表情动作和唇语中,大致明白他的意思。良好的沟通让老师走进了他的内心,成为了朋友。但由于孩子们之间缺乏沟通,不愉快的事情也随之而来。康康的妈妈反映,班里有同学叫他“聋子”,康康很伤心,早上说什么也不愿来幼儿园了。教师团队又进行了主题教育活动《怎样帮助有困难的人》,通过交流讨论、情景表演等一系列形式,让孩子亲身体验身体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了解他们在困难面前是如何勇敢顽强、不怕困难、乐观对待学习和生活,接着又引导他们“你如果遇到这样的人,你会怎么去帮助他?假如你的身体有残疾,你会怎么去克服?”通过真挚的交流和引导,孩子们懂事多了。从此歧视康康、疏远康康的现象不见了,许多小朋友主动与他交朋友,有意识地提高声音放慢语速与他交流。康康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生活。

因为毗邻听障儿童专门幼儿园和儿童福利院,该园每逢特殊节假日,育苗幼儿园的孩子都要和附近两所幼儿园进行各种互动游戏,该园还陆续接收了多名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逐渐形成一套本园特色的融合教育体系。

圈主:杨枫

群号:159675694

亲子圈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