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评论员
70后女汉子
轻视角看世事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里,《中国诗词大会》或许是最火的电视节目之一。00后复旦附中女生武亦姝也借此“一战成名”,在2月7日的决赛中夺得第二季冠军,网友说她“满足了人们对古典才女的所有幻想”。
古典才女应该是什么样,大抵就是真实如李清照,虚幻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了。但就一个“才”字而言,这样的评价对武亦姝来说,可以说是种“谬赞”。因为古代才女的“才”在于创作诗词,而武亦姝的“才”只不过是强于记忆和背诵。但就这种对古诗文的记忆和背诵才能,在如今来说,也绝对是种稀缺才艺。所以,长相还算古典,又会背古诗词的武亦姝火了。
赞誉不断中,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的一番话,其实更该引起我们关注。他说,武亦姝只是个例,更多的与她个人爱好和积累有关。她的走红,反衬出古诗文教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为普遍对古诗文缺乏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出现了这种追捧。”
想起最开始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刚出现时,也曾引起对汉字文化的一阵追捧。节目结束了,追捧也很快由热转冷,甚至没多久就归于沉寂。于是,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再到如今的《中国诗词大会》,我们也跟着从字追到词,追到相对通俗的谜语,再追到更文雅的古诗词。
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媒体能做的,大概也就是用这样的方式,点燃大众心里的兴趣。但这份兴趣能保持多久,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成星火燎原之势,或许更在于如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那番话里所说的,教育层面的上升空间,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填补。
声音
声音
她满足了人们对古典才女的全部幻想!
年仅16岁的武亦姝,是所有擂主获得者中年龄最小的选手。武亦姝酷爱诗词,性情安静、沉稳却蕴含着极大的爆发力,有网友感叹武亦姝“满足了人们对古典才女的全部幻想”。这位把陆游、苏轼、李白封为自己“三大偶像”的“00后”说:“喜欢诗词是一件很单纯的事,古典诗词中蕴含的美感和情意,在现代语言中很难找到。”
古风才女多韵味,人比诗歌更美好
专副刊部记者
呛口小红娘
服务单身,红线搭桥
16岁的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电视节目中典雅从容的现场表现,收获大量关注和赞叹。在比赛现场的“飞花令”中,武亦姝台风超级棒,自信沉稳,说到诗词时眼睛发光,超级有灵性。让人联想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以及“美人美不在皮相,而在风骨”。
在小俏看来,这就是最美丽的女孩子,自然又大方,整个人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股魅力丰富而美丽,全是时光积累的礼物,对古诗词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钟情,让这个姑娘曼妙可爱,丰盈俏皮。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这是曹植《洛神赋》里面对女子美丽的描写。在被网红霸屏的今天,社交网络充斥俗气,武亦姝这样的妹子仙气十足,犹如这《洛神赋》里描写的美丽小姐姐,成了一股清流,让人舒心。
正因为缺失才有亡羊补牢的必要,这样的节目唤醒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真的是很有必要。这样的诗书少女受大家追捧,难道不是件很值得欣慰的事?小俏建议,如果你能在手机上下一个有关唐诗宋词的APP,每天上下班看,心情会好很多。春天快来了,万物复苏,借着诗,拍着柳树嫩芽发朋友圈,感受会不一样。
感受诗书也许不能给你带来什么实际的财富,却可以填补你的精神,当你的眼界开阔了,精神丰富了,生活自然也变得很丰富,世界的颜色也更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