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呼吁:停车场应与地铁同步规划
2017-02-19 05:40:00 来源:武汉晨报

记者舒翔宇

地铁停车场滞后

后遗症很多

地铁后湖大道站B出口外,违停了一排私家车。记者肖僖摄

昨天,晨报报道两会点采问题,6号线终点站金银湖公园站,大量开车过来搭乘地铁的乘客将车违停在禁停路段,将地铁站“打了围”。地铁修好了,配套停车问题如何解决?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规划、市政方面的人大代表。大家一致认为,市民采用P+R(换乘)出行的方式是国际大都市的成熟经验,应该引导市民形成这种出行理念,在地铁规划时应该同步考虑停车场建设问题。

地铁停车场滞后

后遗症很多

市人大代表、东西湖区国土规划局局长肖昌东建议,在地铁换乘、首末站等节点应开辟地铁停车场。目前,武汉市这方面还需要改造。6号线终点站金银湖公园,区里下一步有在这里规划建设停车场的考虑。

肖昌东认为,地铁站点的规划和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规划应同步进行。不要等地铁建好再讨论周边配套,那样不仅成本会增高,而且会留下很多后遗症。我们应该在规划地铁站点时就把周边停车场等配套规划考虑进去。那样,这片土地要开发的时候,地方政府在执行时就要考虑这块是不是要留出一片地,用于配套和停车。

在地铁规划上应有相关配套的专项规划。例如在规划地铁线路站点时,应根据站点客流量,评估配套停车场车位需求,从而确立停车场的面积和模式,预留好土地。远城区修建地铁停车场,中心城区可能还是以复合利用为主,比如地上地下立体停车和通行。

停车场收费方面应以惠民为主,如果收费高了,市民觉得P+R不划算,可能就直接开车了,不利于模式的推广。

借地铁建设

解决“停车难”问题

市人大代表、汉正街控股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胡承启曾负责地铁2号线金银潭地铁停车场的建设。他认为,轨道交通的大运量不论是对于绿色快捷出行,还是解决城市病方面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武汉市推广P+R模式是十分有必要,这也是国际上成熟的做法。武汉市一定要高度重视地铁停车场的规划和建设,大力推广P+R的出行理念。

武汉地铁建设之初规划了P+R停车场,但在征地拆迁方面遇到很大难度,部分没有实施,很可惜。现在看来实施还不晚,希望各级地方政府,社会各界一定要支持做好地铁停车场的建设。现在想找停车位有时很难,地铁建设也是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契机。

地铁停车场的建设,尤其是在重要的节点位置,例如交通接合部、枢纽部,甚至要出台强制性规划设计标准,要求打造地铁停车场,避免留下历史遗憾。

要对P+R停车场加以有效的复合利用。要从出行理念和消费理念让市民接受P+R的模式。在推广初期,希望政府对停车场的运营要作出一定的政策倾斜,否则不利于新兴事物的推广。

同时要全盘考虑,科学建立城市停车架构。例如繁华、交通拥堵区域,减少停车位,提高停车费,这样很大部分人就不愿意把车停到这里,从而诱导大家将车停在拥堵区域外,乘地铁到达,也在一定程度缓解中心区域的拥堵问题。

站边公园建地下停车场

配套商业补贴

市人大代表、汉阳市政建设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严悌文建言,换乘出行需求与日俱增,但是用地问题难以解决。希望在新一轮的地铁规划建设中,一定把这种元素考虑进去。

在有条件的地方,比如新城区要做配套停车场规划。对已建成区域,是否能考虑把地铁站附近有街头小公园的地方,把小公园的地下空间做成停车场。或者是一些比较矮的建筑,拆迁成本不太高的,可以拆迁出来做停车场。

地铁停车场建成后要可持续发展,地铁配套停车场收费肯定不能高,那么如何平衡投入和管理成本,使之可持续运转下去。严悌文认为,如果在规划上,允许地铁停车场配套一些商业,应该是可以平衡过来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