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龚萍)在全国草莓大会上摘得“四金一银”,全区连片草莓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未来将申请草莓成为地理标志性产品。记者昨获悉,黄陂的草莓种植产业已成为黄陂旅游的重要“一环”,很多周末去黄陂游玩的市民,都会选择返程时到周边的草莓基地采摘玩乐。
昨日,黄陂区农委种植业科科长梅建韦介绍,在黄土公路沿线,草莓的种植基地非常集中,这里也是前往黄陂大余湾、木兰天池等知名景区的必经之路。据梅建韦介绍,黄陂的草莓产业从2011年开始快速发展,黄陂的土壤、气候都适宜草莓生长,现在的草莓品种已升级换代,全部是“精品”。
记者了解到,目前,武汉本地草莓正进入盛果期,品质口感价格达到最佳“性价比”。每到周末,郊游路上顺带采个草莓已成了必备环节。
据市农委统计,全市的草莓种植面积达数万亩,有30多个品种,如晶瑶、红颜、章姬、法兰地、甜查理等,主要分布在黄陂、新洲、江夏、汉南、东西湖等地。
在大棚里采摘新鲜草莓,个大的草莓如鸡蛋。烘焙达人将草莓切成丁与碳酸饮料混合,调出一款特色的饮品,好喝又好看。与读者分享草莓的乐趣之余,还有“草莓博士”为大家解答疑惑。昨天,晨报全媒体直播来到位于黄陂庙坡村小杜湾的泰辉农业草莓基地,为读者开启一场“草莓盛宴”。
个大如鸡蛋的太空草莓,看上去比普通草莓大出一倍以上,会不会使用了膨大剂?直播中,对于市民的问题,省农科院副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常务理事向发云博士说,草莓的大小与品种有关。过去草莓多为野生,果实比较小,随着品种不断改良,大果型的草莓十分常见,并非使用膨大剂所致,而且正常的草莓种植不需要使用膨大剂。
泰辉农业负责人全萍介绍,基地种植的草莓品种有十几种,其中“晶瑶”和“点雪”两个品种,刚刚在全国草莓大会上摘得一金一银,很多游客慕名前来采摘,双休时更是达到高峰。“‘晶瑶’等优质草莓不够摘,平时还需要‘囤着’,现在的消费者很‘识货’。”
糕点师现场制作草莓蛋糕。记者詹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