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琳
莫雷罗前场拿球,倚住对手后卫,准确将球分到边路;埃弗拉漂亮的突破后将球送入禁区;约翰森快速前插停球抽射,皮球直扑网窝——对于志在中超的武汉卓尔队来说,这样的画面恐怕是最美的风景。不过,这一幕能否在新赛季中成为常态,还需要经过实战的检验。卓尔今年重金打造的“外援三叉戟”威力到底如何,还取决于中后场球员能否给他们足够的支持。此外,中锋莫雷罗到底是扮演前场支点还是得分手,哪个位置对球队的帮助更大,这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谁为三叉戟喂饼?
今年卓尔队投入重金,从中超引来外援埃弗拉、莫雷罗,与约翰森组成了“外援三叉戟”。约翰森去年仅用半年就用一个个关键进球征服了武汉球迷,而新来的两位则是在中超有过出色发挥的球员,这三人毫无疑问是卓尔队史上价格最昂贵的锋线配置。现在,球迷正热切期盼他们能够在新赛季踢出身价,超越汉军曾经的“威尔+维森特”和“双森”组合,书写一段新的传奇。
韩国拉练与水源FC的热身赛中,武汉卓尔队由姚翰林打入一球。姚翰林是顶替约翰森出任右边锋,那个进球证明了锋线三将之间是可以产生化学反应的,一旦被激活,那么爆发出的杀伤力是相当强大的。但同时也要看到,那种“化学反应”只闪光了那一次,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原因很简单,一是三人状态不一,默契也不够;二是中场球员没能给三位前锋足够的支持。
卓尔队今年的中场也是重组的,除了宋志伟,黄希扬和李智超都是新援。原本黄希扬被更多赋予输送威胁球的责任,但同样是磨合不足的问题,他在场上踢得不那么自信,传球的攻击性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宋志伟和李智超更像是工兵,两人轮番扫荡对方的攻击手,但两人向前的传球准确率都不高。谁来给锋线三叉戟喂饼现在是个问题。
在那场比赛中,卓尔队用积极的高位逼抢占据了主动,但断球后反攻时失误太多,向前输送威胁球的效率不高,精力主要消耗在对球权的反复争夺中。真正有威胁的机会主要还是来自球员个人的发挥,埃弗拉、莫雷罗更多的是单兵作战,而这绝对不是费拉拉想看到的。
支点还是得分手?
球队的外援引进,最稳妥的是采取组建“中轴线”模式。像2012年,卓尔队三外援就是后腰古铁雷斯、前腰阿代尔、中锋(中后卫)维森特。上赛季则是中后卫奥特森、中场巴兰特斯、中锋古托。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攻守平衡,以稳取胜,弊端是发力平均,缺少锐气。
上赛季卓尔队进球仅有31个,仅排在中甲倒数第五,所以今年俱乐部和费拉拉决定放手一搏,把三个外援名额全部用在锋线上,目的就是一举改变球队“锋无力”的痼疾,为冲超扫清障碍。
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三叉戟”运转自如,所向披靡,但万一三人间的联系被对手掐断怎么办?从武汉队以往的比赛看,当中场受限难以直接支持锋线时,会有一种变通的打法,那就是直接从后场长传,同时把中锋用作前方支点,由他拿球分球,为队友争取二次进攻的机会。维森特之所以能够在武汉队两次冲超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就在于他在锋线的支点能力无人可以替代。
过去几个赛季,卓尔队一直试图寻找一名像维森特那样的中锋,可惜未能如愿。今年的中锋是亚泰“大腿”莫雷罗,不过他显然更擅长禁区内直接得分。莫雷罗也明确表示,自己更喜欢队友从边路给他传球,由他在禁区内解决问题的打法。但场上形势千变万化,一旦边路突破和传中受阻,莫雷罗也要有担负起前场桥头堡作用的心理准备。至于三前锋如何站位和跑位,莫雷罗到底是担任前场支点还是直接得分手,更有助于球队的进攻,只有到比赛中去寻找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