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十余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来到红领巾学校,共同体验了一场“楚才之旅”。
“我可能是所有选手中年龄最大的,但我真的很欣赏中国文化。”来自马来西亚的陈国宝今年57岁,为了研学汉语,多次来汉求学。这一次,他主动报名参加楚才作文竞赛,通过文字抒发作为一个异国人对中国教育的看法。
同样在华师求学的西非佛得角姑娘李丽安来汉已经5年,对中国近代诗词很是痴迷,聊起徐志摩、汪国真、顾城、舒婷、三毛如数家珍,这次的参赛作文就是《热爱生命——我最喜爱的中国诗词》。李丽安说,2014年学了一首郭沫若的《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顿时被那种情绪所感染,从此沉醉不已。
(记者向洁通讯员戴亮)
高中学子跨省“约会”
段泽徐是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此次专程来汉参加楚才,段泽徐表现得十分淡定,“能否获奖并不重要,多此经历总是好的。”
“这是一次很特别的约会。”就读于平顶山市二高高一年级的吕新影是个健谈的姑娘,不仅跟记者讲述了她这次参赛作文的构思,还将平日里自己原创的一本散文、诗词集拿出来分享。
吕新影说,读八年级时曾去过武汉大学,从那以后,她就萌发了考武大的想法。这次来参加楚才作文竞赛,父亲和她坐了近5个小时的火车,虽然有些累,但一想到比赛结束后就能去武大欣赏樱花就觉得美好,毕竟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记者向洁通讯员戴亮)
汉台两地同题竞技
昨日,汉台两地同题竞试,超过3万名台湾学子踊跃参赛。通过初选者文章将送楚才作文竞赛委员会决选。
对于本届命题,《联合报》作文评审专家认为,小学作文着重想象与乐观态度的养成,初中作文教育开始期待学生写出己见,高中出题上兼顾文学素养跟思路表达。全台参赛文章将先经初选,获选文章将送交楚才竞赛委员会决选,预计5月下旬于官网公布成绩。7月将举办楚才汉台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邀请获奖学生到武汉出席颁奖典礼及体验当地游学。
(文/联合报林雅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