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永权通讯员通讯员李小菊明霞)昨天,为期三天的第十届武汉国际绿色建筑建材博览会闭幕。记者获悉,我市已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通知》,要求今年底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当年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10%,到2020年底力争比例不低于40%。
此次建博会,装配式建筑成最大亮点,共吸引了近3万人参观。昨日,记者在中建三局绿投公司展位看到,一块预制飘窗和预制夹心保温外墙板组合成的“温馨小屋”格外抢眼。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房子属“装配式建筑”,就是先根据图纸在“配件工厂”生产出柱子、大梁、楼梯、楼板,然后运到工地,像“搭积木”一样组装成房子。该公司2015年在新洲阳逻地区建设了武汉首个装配式建筑——中建壹品新城。
为进一步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我市要求从今天起,二环线以内、二环线以外的重点功能区的民用建筑(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下除外),以及桥梁、管廊等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公共建筑,独立成栋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在土地供应时都应明确按照装配式方式进行建造。从明年1月1日起,武汉各中心城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含汉南区)、东湖风景区、武汉化工区范围内的民用建筑;2019年1月1日起,新城区人民政府所在地、都市发展区、盘龙城开发区、阳逻开发区范围内的民用建筑,都将纳入实施范围。
武汉市建筑工业化办公室副主任童明德说,装配式建筑有着传统建筑无法比拟的优点,建造效率可提高50%,在施工过程中相比传统方式可节约木模板80%左右,大幅度降低施工噪音、减少建筑垃圾。同时基本杜绝了外保温层不牢固、门窗不严密、厨卫渗水等质量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