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鲁艳红)“一个人,一群人,把生活的际遇诚实地记录下来,以诗歌的方式。他们让我确认诗意来自广大的民间,让我意识到在我们这个城市里,在每天和我们交错而过的人群里,隐藏着这么巨大的诗意!”由武汉晨报联合武汉作协、卓尔集团武汉客厅、卓尔书店共同举办的首届武汉晨报“地铁诗歌节”自3月13日启动以来,收到来自全城市民投稿超过2000篇。本周,由武汉作协主席李修文,武汉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李鲁平,卓尔控股副总裁、武汉客厅董事长方黎,武汉客厅副总经理丁俊等6人组成的“地铁诗歌节”评审委员会对38首进入终评的诗歌进行评审。李修文昨日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诗歌节来稿的水准之高超出期待,“我从这些饱含深情的诗歌中看到了每一个人的存在感,看到了他们内心涌动的对生活的激情和火焰。”
经过晨报编辑部两周的初评,《农妇的哲学》《请把我许给春天》《武汉一念》《螃蟹岬》等38首诗歌进入终评。李修文对入选诗歌给予了很高赞誉,在他看来,“地铁诗歌节”是一个人民的诗歌节,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诗歌节,“诗歌节能出现一首好诗就成功了,但出现了如此多的好诗,我以为是意外之喜。”李修文评价:“这些入选的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即使放在专业的诗人群落里也毫不逊色。更重要的是它们生活气息浓郁,带着极强的自我存在感,并且很多诗歌是来自于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和武汉这座城市建立了休戚相关的联系。”
李修文表示有几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及其中一首写给爱人的诗歌,他说:“简洁、生动、饱含深情。在城市生活中,在劳累的间隙,这首诗非常安静、笃定,我们能从中感受到对人或对世界的巨大爱意。”而另一首以农妇视角创作的诗歌,则是在普通的事物中发现诗意,“这首诗提醒我们,世界还可以这样认识。为人们提供一个认识世界的角度,这是一名诗人的价值。”
“人人都是诗人”是这次“地铁诗歌节”给评委们带来的最深切感受。李修文说:“有些不在文学体制内的人,他们每一个人在认真活着的同时,也把自己的一部分内心献给了诗歌。一个城市之所以如此有魅力,固然是因为拔地而起的高楼,但是人类的内心和精神,才是支撑我们在生活中走得更远的东西,而诗歌就是。这些芸芸众生中的每一个人,他们在对这个世界写诗,是人民挖掘出武汉这个城市隐藏着的巨大诗意。”
一个人的存在,当然要依靠一些物质条件来提升自己的处境,但对于诗意的发现和揭示,也是支撑人活下去,或是活得更好的理由和基础。首届武汉晨报“地铁诗歌节”终评结束后,我们将电话通知入围者前往晨报编辑部签署版权协议,将入选诗歌结集制作成“地铁武汉·诗歌口袋书”在地铁站内免费向市民赠阅。本月还将为优秀诗作举办多场诗歌朗诵会,并举行颁奖盛典。
地铁诗歌节
地铁诗歌节
联合主办:武汉晨报武汉作协
卓尔集团武汉客厅卓尔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