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周恋芹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796元。不少网友纷纷跟帖慨叹“花得多存得少”。事实上,对于普通工薪族来说,强制储蓄往往是理财第一步。那么,究竟有哪些办法能帮助“锁住”工资?
巧用十二存单法
白领蔡小姐近年来坚持用十二存单法管理自己的工资。蔡小姐的做法是,每个月工资发下来后,第二天就把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五十的工资以定存一年的方式存入银行。每个月坚持如此,这样从次年第一个月开始每个月都会获得一笔本息。
后来,蔡小姐又把购买国债和十二存单法结合起来,即拿出一部分钱用来抢购三年期国债,如果国债没抢到就将资金定存三年。
业内理财师表示:“十二存单法能够让工资流动起来,产生比活期更高的收益。如果急需要用钱,就可将当月到期的存单兑现,即使此张存单不够,还可将未到期的存单作为质押物办理质押贷款,减少利息损失。国债进一步拉长投资期限,以获取更高的稳健收益。坚持下来,资金会越滚越多。”
做基金定投计划
刘小姐非常热衷做基金定投。“最开始做基金定投,是听银行理财经理的推荐。买了两只基金,每月扣款1000元,没想到四年多的时间,让本金翻了一倍。”刘小姐尝到基金定投的甜头后,自己钻研起定投。后来,刘小姐自己选基金,在基金直销网站上做定投,还开始购买海外基金定投。
刘小姐说:“每笔基金定投止盈结束后,都是一笔可观的资金,我很少挪作他用,而是分为36期,再继续开始新的基金定投计划。每个月工资的扣款,我也继续定投,就这样我的基金定投计划越来越多,收益成果也越来越丰厚。”
业内理财师表示:“基金定投不择时,而且可以分批入场,起到摊薄成本,积少成多的作用。需要提醒的是,做基金定投,一定要学会止盈,就是设定一个预期收益率,达到目标就落袋为安。”
买房产锁住资金
周先生做电子产品销售,由于每个月社交、花销多,周先生虽然工资高,却很少存下钱来。后来,在周母的强烈要求和资金支持下,周先生在本市二环线内贷款买下一套住房。“贷款三十年,每个月工资下来,就拿出一部分来还贷款。”周先生坦言,虽然现在依旧存不住余钱,但是每个月有部分钱供了房贷,“房子也是自己的资产。”
业内理财师说:“炒房有风险。如果本身就有自住需求,而且有资金付首付,可以以还贷的方式逐渐实现强制储蓄的目的。当然,买房子还要考虑地段、医疗、教育等因素,结合个人短期打算和长期生活规划。”
月缴保费加强保障作用
王小姐大学毕业后,除了单位医保,没有购买商业保险。“我在亲眼看到一个高中同学突然得癌症走了之后,才意识到重疾其实离自己很近。”王小姐说,这件事情激起自己要赶紧买保险。
由于自己手上的可用资金不多,又不想增加父母负担,王小姐选择按月缴纳保费,保险期限为20年。虽然月缴保费比年缴的钱多一些,但是王小姐觉得适合自己的资金承受能力,还为自己起到了保障作用。
业内理财师说:“近年来,重疾呈现越来越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年轻上班族有必要尽早购买保险。如果购买了具有储蓄功能的保险产品,一时资金急缺,还可以用保单申请贷款,保单用于贷款期间,保险规定的相关责任继续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