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春岚通讯员张璟祎)接受新生儿筛查后,家长“失联”,或接到通知电话、短信却误认为是诈骗信息,导致患病宝宝不能及时复查、确诊,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昨天,晨报关注这一现象后(详见昨A12版),当天就有10多位家长主动联系筛查中心,还有人直接抱着孩子来到医院:“我接过电话,幸亏看到报纸才知道这是真事。”
筛查中心护士长魏文琼介绍,昨天一大早,有位李爸爸抱着5个月大的儿子赶来中心,他3月初曾接到通知复诊的短信和电话,却认为是诈骗信息而没理会。看到晨报后,李爸爸联想起儿子这两个月的种种异常:孩子吃得少、睡得多、头发发黄、洗不掉的臭味……“情况很不对”。复诊结果显示,李宝宝患有苯丙酮尿症,这些异常现象正是疾病症状,虽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好在为时不晚。
“新生儿复查通知常常被误为诈骗短信”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