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陈萨。记者肖僖摄
本报讯(记者梅冬妮通讯员朱芳玺)从明晚起至7月1日,第七届武汉爱乐国际钢琴巡礼,将在琴台音乐厅上演最终两场音乐会,钢琴家陈萨作为压轴嘉宾,将携手意大利钢琴家亚历山德罗·德加瓦亮相钢琴巡礼。陈萨在两天的音乐会上,将分别献上肖斯塔科维奇《F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以及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两首作品。今日,陈萨也将开放自己与乐队排练,并在斗鱼平台上直播自己的排练现场。
陈萨很在意每一次音乐会上的呈现和对于听众的引领。“应该是稍微大家没有经常听到的曲子,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去听协奏曲,如果不是弹‘柴一’或‘拉二’或是‘黄河’,那弹的又是什么?”在昨日的采访中陈萨详细介绍道,“肖斯塔科维奇的这部作品很有趣,是写给他儿子的。里面有很多钢琴启蒙时期的手指练习串联在里面,可以听得出意气风发,是一部热情、卓越的作品。”
相比之下,勃拉姆斯的长达50分钟的协奏曲,则显得更为厚重。陈萨坦言,“这部作品的确在技术层面很困难,它非常宏大、包罗万象,具有很强的交响性,需要钢琴家和乐团对话同时又抗衡,需要体力以及钢琴家的修养,是很大的挑战。”但对于被业界称作“最”难协奏曲之一的《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陈萨却并不这样看待,“我对于‘最’这个字不太喜欢,好的音乐很多,他们都是作曲家把生活写进其中的伟大作品。”
和大多数古典音乐从业者不同,陈萨放弃与大型经纪公司签约,而是于2015年成立了自己的艺术工作室,她坦言这一举动是为了获得在工作上更大的自主性。陈萨一路走来也经历过高曝光率以及多个标签傍身的阶段,但陈萨认为,“有些称号是宣传所用,像商标一样,我觉得商标和艺术本来就毫无关联,我也不认为持续的曝光率有持续的作用,我觉得我不需要那些。我很怕被这些称号盖棺定论,在变化中成长是做艺术必须的,不能是死水一潭。艺术是有娱乐性,但我表达娱乐性的方式不太一样,你拿什么方式去博人眼球,关键还是内容的问题。”
(武汉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