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试点建设“紧密型医联体”
2017-07-12 07:22:00 来源:汉网

本报讯(记者王春岚通讯员章炜王婷婷)武汉是全国最早建立医疗联合体的城市之一,目前已组建28个医联体。近日,武汉市宣布全面启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工作,计划年内选择15~20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每家医院托管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密不可分”的新型医联体。

大医院患者扎堆,一号难求;社区、乡镇基层医院常年吃不饱,“门可罗雀”,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曾是“看病难”的主要原因之一。2013年起,武汉开始试点公立医院直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28家医院托管或直管12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方在“人通、物通、医通”的前提下,大医院把门诊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新格局,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极大缓解市民“看病难”情况。

“让大医院和社区医院‘亲如一家’,密不可分。”武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彭厚鹏介绍,本次试点建设的紧密型医联体,让基层医院成为大医院的一部分,大医院专家下沉,安排固定时间为社区居民服务。今后,在医联体内,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更顺畅;社区检查结果与大医院可互认;通过远程医疗,在社区做检查,可由大医院专家出诊断结果,居民在社区看病省时省钱;建立医联体内统一的药品招标采购平台,可实现处方流动、药品共享,居民不用担心大医院的药在社区开不到;大医院派专家加入家庭医生团队,使得为居民签约服务的含金量更高。

(武汉晨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