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永权
据介绍,与常年相比,今年的梅雨期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降水南多北少。我省南部大部偏多0.2~1.3倍,北部大部偏少2~6成;二是入梅较早。6月9日入梅,较常年偏早8天;三是梅雨期偏长。从6月9日入梅到7月11日出梅,梅雨期32天,较常年偏多8天;四是降水量略少于常年。今年平均约262毫米,而常年平均为273毫米。
今年入梅以来,武汉共出现4次降雨过程,梅雨量为175毫米,比去年少781毫米,比常年偏少近五成。昨天,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主任刘敏介绍,今年梅雨偏少主要是梅雨带偏南。具体为今年影响我省梅雨期降水的副高系统受较强东亚大槽打压,难以北推。
据悉,我国最近这一轮高温过程,北方许多城市热出了新高度,但受降水影响,目前我省气温并不算高。气象专家称,“火炉”排名不重要,应对高温才是关键,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高温热浪对人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危害,同时要提倡绿色低碳生活,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趋势。
(武汉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