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至武昌站,南到黄家湖,东挨南湖,西临长江,这就是“白沙洲”,武汉的城市南大门。
驱车行驶在白沙洲高架之上,目之所及,是一派崭新面貌,畅通的交通环线、鳞次栉比的新楼盘、整齐划一的大学群……
以大江、大湖、大产业与大学城之优势,白沙洲城市基建加快推进,业态功能不断丰富,区域价值得到了飞速提升。
位居“汉之首”极目楚天心
楚天都市沁园引领白沙洲进入“大盘优居”时代
白沙洲——从“汉之首”到“汉之心”
自西向东,浩浩长江6000余公里,流经武汉有多长?
于城市上空俯瞰,长江流经的武汉段恰有两个沙洲——起至白沙洲,终于天兴洲,洲头至洲尾之间约25公里。过去乘船看到了白沙洲,就意味着到了武汉,所以历史上便有“白沙洲、汉之首”的说法。
2017年1月,武汉首提“长江主轴”概念;3月,“长江主轴”正式写入《武汉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十三五”规划》。政府报告的战略圈点、城市规划的整体融合、基建项目的加速推进、产业资源的密集布局,为后起直追的白沙洲,再一次插上腾飞之翼。
这一城市主轴线,将武汉主城区核心段有机连接,打造一条涵盖经济、景观与生态示范功能的沿江城市走廊。按照规划,“长江主轴”的市域范围分为核心段、重点段、主城段和拓展段。其中,主城段范围扩大到白沙洲大桥到天兴洲大桥之间的范围,面积约138.5平方公里。
从曾经的“汉之首”,到未来的“汉之心”,循“长江主轴”、居城市内环的白沙洲,正以诸多区域功能的集中加推,逐步兑现,成为大武昌经济发展的“强劲南翼”。
白沙洲——“多功能中心区”迅速崛起
根据武汉市“十二五”规划,白沙洲所在的武昌南被定位为“集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大型生态居住区和城市级商业副中心的复合型区域”。
交通配套方面:白沙洲高架、鹦鹉洲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开通;轨道交通5号线、7号线、11号线、12号线均将在白沙洲及其周边设点;武汉6大“地铁小镇”之一的黄家湖,将以旧城更新与新城建设的联动发展。
支柱产业方面: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将实现搬迁,地块将用于武汉“南大门”总部经济聚集区和商业中心;青菱都市工业园定位“零污染、零排放、高附加值”生态园区,将涵盖企业总部、创意产业园和大学科技园等企业。
教育资源方面:在张家湾地区,将建设华师大附属清江锦城中学;在青菱地区,将建设华师大附属书院世家中学;在青菱白沙洲地区建设高端美式国际学校——三牛实验中学。
人才导入方面:黄家湖周边已有武汉科技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工商学院等多所高校,未来将建成集教学、科研、生态居住和高科技产业制造于一体的国际化大学城。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经济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房地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邓宏干表示,“这里还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今后还将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生活的滨江带,未来将形成产学研、旅游、会展、居住为一体的中心区域。”
白沙洲——“武昌南”高端低密大盘呈现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规划加持、区域推进之下,白沙洲将成为武汉楼市的又一方热土。2016年后,白沙洲楼市成交结构明显变化,80-120平方米,80万元以上产品成主,板块内置业能力明显提升。
在这一背景之下,由楚天房地产历经3年积淀,循白沙洲之发展,承大学城之文气,为“武昌南”呈现一座高端低密墅级大盘。这一项目整体占地18.6万平方米,总建面高达55.6万平方米,分为东西两大组团,产品涵盖了别墅、洋房和高层三种类型,容积率仅2.4,绿化率35%,是白沙洲区域内难寻的高端质量住宅。
除去片区配套,项目还自带有幼儿园、商业、会所等“全龄化”设施。规划引入近2700平方米社区幼儿园;近2万平方米商业涵盖商超、养生、休闲等;会所规划约3000平方米,是未来社区圈层生活的重要交流之地。
同时,项目还为不同业主提供全面物业增值:沁CLUB高端会所、楚天生活剧场、楚天安心食味馆、沁园社区幼儿园、四点半学堂、室内游泳池、滨湖网球场等,全方位满足居住细节所需。
以“大盘”之规模,“人文”之定位,“墅级”之质量,“全龄”之配套,楚天都市沁园致力打造一座面向城市主流置业人群“一生之城”,在与区域的共生共长之间,引领白沙洲加速进入“优居”时代。
(武汉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