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周恋芹实习生曹旭
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是以一年为投资期限计算收益。不少投资者有这样的困惑:一笔不小的资金投进去,为什么我计算的收益和实际到手的收益有差别。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番,这里面可能存在的原因。
银行理财产品:
资金在认购登记日前按活期算利息
赵女士多年来习惯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一直以来,她有个小小疑惑:“我自己也会提前算算本金收益,可是总是和实际到手的金额不一致。”想到自己总是算少了,赵女士觉得“没吃上亏”,也没去细究原因。
记者了解到,扣除托管费、固定管理费等相关费用后,作为投资者应得的理财收益,银行理财产品会有个预期年化收益率,用本金乘以预期年化收益率乘以实际理财天数再除以365天就可以大致算出自己的应得收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理财产品是从成立日开始计算收益,在成立日之前一般还有7天的认购募集日。在募集期间投资资金,有的银行理财产品按照活期计算利息,并且该部分利息不计入认购本金份额,还有的银行理财产品会按照挂钩的货币基金计算,这就比前者多出一些收益。
货币基金:
日万份收益比七日年化收益率更精准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习惯将流动资金存入由货币基金包装的宝宝类理财产品,不仅随用随转,每天还可以看到昨日收益。
但是有的人会纳闷:我按照七日年化收益率来算,为什么就是和昨日收益不一致?举个例子,某货币基金产品,截至7月16日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为4.124%,如果按照1万元本金来算,昨日收益应该是1.13元,可为什么显示的实际收益是1.1071元?
事实上,有两个指标可以衡量货币基金的收益情况,一个是七日年化收益率,指货币基金包括当天在内的过去七天的一个平均收益水平进行年化后得出的一个数据。一个是日万份收益。七日年化收益率反映的是过去的数据,而我们看到的每日更新的昨日收益数据,是用本金除以1万元再乘以日万份收益得出。
买基金:
选前端还是后端,收益差别不止一点费率
基金收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前端收费,投资人在申(认)购基金时就支付了申(认)购费用,同时确认采取固定赎回费率,另一种是后端收费,赎回时一次性付费,当持有期限超过3年时,赎回费率为零。
事实上,选择前端收费还是后端收费,差别不仅仅只是赎回费率的差别,还有实际基金份额的差别,所以会影响到最终到手的收益。
假设投资人甲选择了一款前端收费的基金,投资人乙选择了一款后端收费的同款基金,两人都从2009年9月26日开始定投,每月扣款1000元,目标收益率是30%。实际上,投资人到2014年年底就实现了31%的收益率而落袋为安,这个时候乙的收益率只有约25%,又定投了两个月才达到目标预期率。
比较二人,虽然是同时购买的同一款开放式基金,且投资计划都相同,但由于收费模式不一样,甲在每月扣款申购份额的时候,本金自动扣减了6元的手续费,而乙在申购过程中没有扣费,6年累计下来,乙比甲能申购更多的基金份额,所以造成前者更快实现收益目标。
(武汉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