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国足大赛,都是球迷成长的机会。成长最多的是数学家,计算国足出线概率的劲头不比求证哥德巴赫猜想差,再就是国际关系专家,从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国家关系,到波斯和阿拉伯的民族渊源,论证得头头是道。大多数球迷可能没那么高端,但至少也算个梦想家。
说实话,从国足这次打入12强战的那一刻起,球迷就不敢奢望国足一定能够打进俄罗斯的正赛。毕竟这多年的球看过来,眼下这支国足到底有几斤几两,人人心里还是有数的。真去了俄罗斯,也是被人狂虐的料。“进一球得一分赢一场”,15年前是笑话,今天恐怕还是。
不奢望,又总抱以希望,这是球迷普遍的心态。球迷期待的重点其实并不在于国足能走多远,而更在于整个过程中,这支队伍有没有发挥出全部水平,比以往又有多大进步,所以对中国球迷来说,这届最完美的“剧本”是拿下小组第三,闯过亚洲区附加赛,再跟中北美区球队干上两场。假如能做到这个份上就算超值了。
可惜的是,国足最终停在了距附加赛半步之遥的地方。比理想中的剧本,少了几场与强手过招,继续积累冲击世界杯经验的机会。但也算差强人意,可以接受——过去一年多的时间,10场实打实的硬仗让中国足球从上到下都经历了一次大的洗礼,这是15年才等到的一次洗礼,绝非寻常热身赛或亚洲杯赛事所能替代的。
国足究竟何时才能打入世界杯?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但大约会是他们成为12强战常客之时。只有那样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切才会水到渠成。张琳
(武汉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