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宇龢
世上每个人都自恋,但不是每个自恋的人都是美女和作家。
那一年林徽因到西山养病,晚上作诗,点上一炉清香,幽幽的香在夜间静静地烧,桌上摆着一瓶鲜花,清香与鲜花共同助兴。林徽因穿一袭白色丝绸睡袍,静静站在庭院里怒放的荷花池边,徐徐清风中醇酿佳作。这样的美景美人美事,林徽因自己也陶醉了,揽镜自照说,我要是个男人,看一眼就会晕倒。
林徽因写了篇小说《钟绿》,以自己为原型,说是“一位一个人一生中见不到几个真正负得起‘美人’这称呼的人物”,“让人珍惜的轻易不愿意拿出来给人看的名画一样的宝贝儿。”
精神分析学家说自恋,都是欣赏自己,高度关注个人,也欣赏自己的才华,注重个人魅力。还有一条,完美地将自己的自恋情结同个人传奇恋情结合了起來。
林徽因的美是才华的美,爱情的美。爱情滋润了她,丰富了她,但是如果没有自身的才华,自身的容貌,自身的魅力,爱情也不会这么完美地降临到她身上。她始终在历史的岁月里从容淡定,始终有绝代佳人的浪漫情怀,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缠绵纠葛,在她不算长的一生里,始终被众多的爱慕者环绕,在那个北平著名的太太客厅里,在那个大西南的避难岁月里,在解放后的北京城里,即使已经身体抱恙,始终是那个美丽动人的林徽因。周身散发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感,这种神秘感源自她的才学,源自她的优雅,源自她的温柔绮丽。
这还不是美的最动人之处,最动人之处是她化身影子,用文学来欣赏自己的才华和爱情,以自恋把美变成诗,变成沈从文眼里“诗一样的人”。
有人不这样认为,觉得她是用自恋结束掉了所有的爱情。她所欣赏和享受的,只是一种被爱。
不知道哪个对哪个错,情已俱往,诗还在。诗中林徽因祈求徐志摩,“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火热,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你仍要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研究者解释说,现实中的“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而在精神的自留地里,对这份情却是珍重有加,乃孕育出游离于世俗的诗意和灵感。林徽因珍视这份感情,也很懂得怎样祭奠这份浪漫的爱。
既然是祭奠,那肯定说给自己听。
浙江话剧团《再见徽因》
演出地点:中南剧场大剧场
时间:9月29日19:30
(武汉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