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劼
如果给爵士钢琴乐一幅画面,最炫的当然是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斗琴”。
爵士乐创始人杰尼自认为钢琴天赋无人能敌,无意中听到1900演奏钢琴的过人技艺,专门登上邮轮来挑战。
黑人老杰尼影射的是“拉格泰姆”之王斯科特·乔普林(1868—1917)。而拉格泰姆正是融合了美国黑人民间的步态舞和邦布拉舞而成的曲调。
随着一段低调、沉闷、压抑的音乐,杰尼正式亮相,更为低沉的大提琴渐入。整个过程没有台词,其间只有威士忌倒入酒杯的声音似乎想打破沉默,随即又被淹没。空酒杯重重扣在吧台上,是音乐的休止符。这叫范儿,王之出场,王之蔑视。
他坐上钢琴,原著小说中说,“点燃了一支烟,斜放在钢琴的边上,坐了下来,开始演奏。蓝调爵士乐。似乎是一种以前从没听过的东西。他不是在弹,是在滑。就好像一条丝制内衣从女人的身体上滑下来一样,那音乐让丝绸在跳舞。……结束的时候点缀了一些不起眼的小音符,很高很高,在键盘的尽头,仿佛珍珠洒落在大理石地板上。”
电影比书多了几分蒙太奇来描写听众:服务生将贵妇的头套碰掉,两人都浑然不知;男旅客将滚烫的开水洒在了自己身上,不觉疼痛;小姐们忘记保持优雅,一个个瞠目结舌、张大了嘴,用手紧紧地捂住胸口,抑制住自己那颗狂跳的心,连手绢掉了都不知道。这很容易让人想起《陌上桑》中大家见到美女的自然反应,《西厢》中张生见到崔莺莺的脱口惊叫:“我死也”。
音乐如美女,而爵士钢琴更是惹火的美女,如香烟一碰即燃,很美地燃烧着。
在所有的钢琴音乐中,爵士大概代表着最生活,最欲望,最浪的那一面,强弱明显、动感十足、旋律千变万化、节奏飘忽不定,甜蜜浪漫、心潮荡漾的感觉。别的音乐即兴也像照谱弹,它照谱弹也像即兴;别的音乐像婷婷袅袅,它像吵吵闹闹;别的音乐带着镣铐跳舞,它跳舞跳嗨将一切镣铐砸烂。别的音乐像倾诉,它像挑逗;烟火气,人间味,欲望挥洒。
即使今天进了庙堂,端起了身分和架子,也不曾蜕皮般褪去自己曾是酒吧咖啡馆声色之地里尽情地扭动、尽兴地宣泄、尽意地嘶喊,没有规则、没有束缚,忘记了烦恼、忘记了忧伤的印迹。
肖斯塔科维奇说:“语言的尽头,音乐刚刚开始。”而爵士乐的尽头,欲望在夜幕之下刚刚苏醒。
心灵之舞—加拿大“爵士天才”戴维·布雷德与捷克时代四重奏音乐会
演出地点:武汉琴台音乐厅
时间:9月24日19:30
(武汉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