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好奇,会理财的人是怎么理财的?和理财小白相比,他们有哪些独到之处?今天,记者就采访了一位在财富机构做理财的人士,来看看她是怎么规划家庭资产的。
戴小姐,今年32岁,月薪一万二,丈夫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月薪超八千,算下来,家庭月入两万元。另外到了年底,二人年终奖可以拿到五万元。
戴小姐还有个五岁的女儿,一家三口在汉口生活。双方父母健在,都有退休金,不贴补戴小姐的家庭开销,戴小姐一家暂时也不贴补老人。
目前,戴小姐的家庭有两套房,一套房已经全款结清,还有一套房,2015年买下,每月还贷5千元,出租收入2千元。家庭有两部车,没有车贷。
虽然个体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有差异,但是最基础的家庭资产配置方案有共性,比如说家庭金字塔模型。
业内理财师总结出了四点原则,即第一,“保护身体的钱”,一般来说,它是保险,不追求投资回报,而是起到以小博大、转嫁风险的作用,用小部分的钱换来一份金额很高的安全保障。第二,“随时要花的钱”,一般来说是6个月的基本生活费,最关键的就是保证好它们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第三,“保本升值的钱”,这部分资金通常是为了养老或者子女教育而准备的钱,因此保证本金是投资的首要目标。第四,“投资赚钱的钱”,这部分资金也是完全闲置出来的钱,它的任务就是赚取较高的投资收益。
那么,具体到个人家庭该如何把握资产配置和投资产品的选择,我们来看看戴小姐的做法。
保险配置。保险是家庭资产防火墙,戴小姐一家三口保险配置也已经完成。具体来说,她和丈夫都配置了重疾险、医疗险和意外险,女儿也有少儿重疾险组合计划。为了将保险资产以小博大的杠杠作用发挥到最大,戴小姐选择的都是定期消费型险种,把缴费时限拉到最长,必须要有保险豁免条款,而且不考虑理财型保险。
长期定投计划。定投,通过定期且较长周期的买入,积累筹码,摊薄成本,获利了结,特别适合无法盯盘或者难以捕捉市场投资时机的人士。戴小姐虽然经常有机会接触到各类投资产品,也炒股,但是依旧热衷定投。她为家庭制定了三份定投计划,每份每个月2000元。一份称为“家庭梦想基金”,买的是主动管理型的股票型基金,去年买房之前,戴小姐的这份基金定投盈利40%,“本来打算是等翻倍再赎回,但是正好看中了一套房子,就赎回资金付了房款。”戴小姐计划,这笔定投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日后创业或者买房等大笔资金支出做储备的。另外两个定投计划,分别是为了女儿的教育金计划和家庭养老计划。
黄金定投。除了场内场外的基金、股票定投,戴小姐还在银行签约了一份黄金定投计划。这个也是每月固定扣款,按照黄金交易所的收盘价购买黄金,累计到一定克数就可以兑换金条、金饰品,如果急需用钱也可以随时赎回来。在戴小姐的计划里,黄金定投也是长周期投资产品,用作女儿的婚嫁金。
国债和固收类理财产品。每到年底收到的家庭年终奖,或者单位发的大笔奖金,戴小姐会考虑存入到国债,如果碰到比较合适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也会买入。戴小姐说:“国债,我买的是电子式的,每年付息,好滚存。另外,我个人也比较喜欢定期资产到账的感觉,有收获的喜悦。”
大额信用卡。戴小姐认为,盘活家庭的资产流动,负债不可少,它也可以起到放大镜的作用。除了房贷,戴小姐习惯用信用卡做日常消费,不仅累积了积分,兑换了不少家庭用品,还提升了用卡额度,目前手上有一张信用卡的额度达到十万元。
实业投资。“以前年轻的时候,总希望有自己的小店,自己为自己的生意繁忙,累也快乐。”成家后的戴小姐,手上有笔结余后,她和朋友加盟合开了一家家饰精品店,朋友主要负责日常打理,她负责资金运作。戴小姐表示:“投入比较大,目前还没有回本,但是每个月已经开始盈利。未来有合适的项目,也会继续尝试。目标就是希望未来不靠单位工资,也有稳定且可观的现金收入。”
(武汉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