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春岚通讯员谯玲玲刘庆华)昨天,8岁男孩浩浩被妈妈带到武汉市第一医院口腔科“开刀”。因左侧上前牙掉了4个月,新牙迟迟不肯萌出,妈妈希望医生帮忙,“切龈助萌”。
浩浩妈妈告诉口腔科主任荣刚,孩子同学都是乳牙掉了半年多,不长恒牙,最后到医院在牙龈上切个小口子,才长出恒牙。荣刚婉拒了浩浩妈妈的要求:乳牙掉了半年以上,才考虑切牙龈来帮助恒牙萌出。浩浩乳牙才掉了4个月,可以再等两个月。
“乳牙掉了、恒牙迟迟不长出来,这种现象近年明显增加。”荣刚介绍,过去这种情形在门诊很少见,现在儿童牙门诊量的4%~5%都是这样。其实,6~13岁是换牙期,排除乳牙龋齿、运动外伤导致乳牙过早脱落的情形,“大部分孩子恒牙‘迟萌’的主因,是他们吃得太精细,牙和牙槽骨很难应激生长”。此外,乳牙脱落后,儿童习惯用牙龈咀嚼,使局部牙龈角化增生,牙龈长得过厚,也是恒牙萌出的阻力之一。
荣刚建议,浩浩妈妈近期要多给孩子咬硬东西,刺激牙槽骨生长,同时可以减缓牙龈厚度,增加恒牙自己萌出的机会。
(武汉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