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打包厂即将修缮完毕
2017-11-14 07:24:00 来源:汉网

双年展分展区:平和打包厂记者周迪摄

平和打包厂老照片(资料图片)长江网供图

本报讯(记者陶常宁)不少市民注意到,本届设计双年展的分展区有一处叫“平和打包厂”。不少年轻人因为本次双年展,开始了解这座低调的百年工业建筑。它是武汉正在修缮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工业建筑。昨天,“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名师名匠高峰论坛在此举行,十多位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平和打包厂“修旧如旧”

平和打包厂,“老汉口”一般称它“棉花打包厂”。1905年,英国人在汉口青岛路10号开设平和打包厂。

今年2月,平和打包厂修缮工作启动。武汉市文化局文物保护专家张颂明说,修缮原则是“看病问诊,修旧如旧,延年益寿”。

本次论坛在已修缮的其中一栋建筑内举行。目前,修缮工作已接近尾声。

武汉第二批工业遗产初选名单长江大桥、大智门火车站入围

论坛上,多位专家畅谈工业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刘奇志介绍,武汉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内陆地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也是近现代中国制造业的重要聚集地,拥有种类和数量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以前大家对生活建筑较关注,对工业建筑关注较少,近10年来开始重视工业遗产保护。

2012年,武汉市在95处工业遗存中遴选出27处作为武汉市第一批工业遗产。

目前,市规划部门正在进行第二批工业遗产的保护规划工作。初选武汉长江大桥、大智门火车站等38处工业遗产,目前待最后批准。

专家建议,工业遗产应分级保护。一级工业遗产应采取严格保护模式。工厂的特色建筑和一些构筑物可以结合城市公园绿地加以利用,对于二、三级工业遗产采取适度改造利用模式,包括改造为城市开放空间、博物馆与纪念展示馆、创意产业园、商业综合开发等四类。对于已消失的重要工业遗产采取非实物保护模式。

(武汉晨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