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年轻人走近一座有温度的大桥
2017-11-20 07:23:00 来源:汉网

本报讯(记者梅冬妮)若问100个武汉人对于长江大桥的理解,很有可能得到100种答案;只要你到过武汉,足迹一定会在武汉长江大桥上留痕。作为提及武汉时无法略过的城市名片,在长江上矗立超过60年的长江大桥,至今仍在为这座城市的精气神代言。

昨日,由第四届武汉设计双年展组委会主办,武汉设计之都促进中心、武汉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大桥》图书首发式在翟雅阁博物馆举行。作者刘宇耗时3年走访各地,收集了2000余件藏品,将其结集成册并附上个性化的文字,成就了《大桥》一书的独特气质。刘宇向记者表示,“这本书跟现在很多人的情感是有共鸣的,虽然是一个60年以前的事情,但是跟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毫不割裂的。”

“很长很长时间,我们说‘大桥’的概念,就是指武汉长江大桥,它是一个超出武汉地域的概念。”中山大学传播学院教授杨小彦,作为嘉宾出席新书首发式。他对记者讲道,“刘宇以个人切入的方式,把一段很著名的记忆,和一个很有力量的象征拉近了,让它有一种亲切感。刘宇恢复了一段有温度的情感,一种可以摸得着的情感,这些超出了一个概念。”

而《汉阳门花园》的作者冯翔也在首发式上发言:“小时候最喜欢的声音就是大桥上有火车经过,桥两边成为了那时孩子的游乐场。四年级时我搬到王家巷,大桥更成为我每天的必经之路。”

类似这样个人化的记忆,在《大桥》一书中还有诸多体现,虽以作者刘宇的视角传达,却能往往触及大众的集体记忆。书中既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时的报道,2017年“汉马”大军通过长江大桥的报道等,这些大事件的再现,也有大量平常却凝结了回忆的实物和图景,用来还原当时人民的生活。

刘宇尤其向年轻人推荐这本书,“这本书写给我们这个年纪,五六十岁或者更年长的(读者),是没有问题的。但年轻人没有这种经历,不代表他不愿了解。关键是你用什么方式去做。”《大桥》一书的写作,刘宇的女儿也参与进来。刘宇自信地表示,“我在这个问题上下足了功夫,我知道年轻人需要了解什么。”

(武汉晨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