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学习拯救快养死的花草记者胡蝶摄
武汉首个食物森林站专治花花草草
本报讯(记者胡蝶)“妈妈,以后我们把香蕉皮拿到这里来,养小花。”4岁的悦悦在小区里看到一个“食物森林工作站”,听阿姨说可以把家里的垃圾拿来变废为宝,充满了好奇。
位于关山大道新竹路的保利时代小区,前天建起了武汉首个社区居民共建共享、人人都能参与的绿色体验平台和社区生态微循环空间——食物森林工作站。小朋友跟着大人在小区花园里玩耍,新奇地发现院子里多了一个植物漂流台,可以把家里不会养、快养死的花花草草拿过来,写上姓名,“求拯救”,小区里的种花高手或者工作站的志愿者看见了,会帮忙细心呵护,妙手回春。
院子里还增添了雨水收集器、蚯蚓观察塔、小菜园、厨余垃圾堆肥点,让小朋友有机会在家门口看到蔬菜水果的生长过程。平时,家里的烂菜叶、鸡蛋壳、水果皮、水果核、玉米棒、茶叶渣、骨头等厨余垃圾都扔了,今后可以送到小区的堆肥点,加入混合有益菌,进行厌氧堆肥,一个月左右可以出肥,用于阳台种植和改良土壤。堆肥过程中排出的水,稀释之后也可以浇花浇菜。
小区当天开办的绿色课堂也吸引了大大小小的宝宝来参加。在趣味活动中,宝宝们的动手能力、绿色理念都得到了培养。
食物森林社区项目的创始人、90后海归喻明慧说,她计划让这样的工作站走进500个小区,拯救城市里“自然缺失症”儿童,同时引导居民循环利用家庭废弃物,增强环保意识。
(武汉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