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月票一阵风
2018-03-23 07:23:00 来源:汉网

刘宝森

现代科技发展之迅猛,超乎人的想像。IC卡、手机刷票,指纹甚至人脸识别,已经形成常态。使上个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几乎绝大多数人所持有的以印刷品形式出现的公交月票,渐渐淡出,变得十分遥远。我下面的这段小故事,不知是否能敲开您记忆的大门?寻找回那特殊的年代所发生的特殊的事。

上世纪60年代末,苦了那些偏爱美术的学生。所有能够学习、临摹的图画资料、石膏像,都被作为封、资、修的产物,劫之一空,毁之一空。于是乎,很多人看中父母常常出示的乘坐公交车船的职工月票票签。虽说是有价证券,却少有仿伪标志。票签每月一变,自成系列。图案看似简洁明快,构图却完整严谨。初学绘画者似乎容易上手,但要想真正临摹得有模有样,却有相当的难度。于是,手绘月票便成为当时美术爱好者流行的一阵风。

表弟端鼐拿回他华师一附中同学手绘的月票,出示给大家看,确实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画得那样细致,那样的一丝不苟,不得不让人称奇。

过数日,大弟走过武汉长江大桥,从住在汉阳品字横街8号的老同学刘国平那里,获得同样精致的一张手绘月票,出示给大家,换来的同样是“啧啧”的赞叹声。

握着这手绘月票,你可千万别想到上公交车去“试一烙铁”啊!略为有经验的乘务员,是不会看你手上所拿证件的。只要一看你那慌乱的神色,那僵硬的身姿,那笨拙的手势,就会知道你心中有鬼。更不用说,那慌乱的抖颤的胆怯的话语声会将你暴露无遗。

再说,那个年代,仅仅是票签上那一排醒目的数码字,就会让你叫苦连天,再高明的绘画能手,也难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手绘月票签,只是美术爱好者在特殊年代辟出的一条练习绘画的路径或手段。

(武汉晨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