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状元传》:
把田种好,也是贡献
向警予作文
成初中生“课文”
记者邓小龙李翌通讯员乐钢贺赛
“吾才庸,不能为国,毋蚀国可矣;吾才庸,不能使人人毋蚀国,以诏吾子可矣。”这段话出自向警予20岁时写的一篇作文——《田状元传》。昨天,武汉市警予中学八(4)班班主任王春将这篇文章搬进了语文课堂,与学生们一同感受先烈斯时的所思所感所悟。
先烈应成为学生偶像
《田状元传》原文由向警予用繁体小楷手写,陈列在湖南溆浦县向警予同志纪念馆内。3月中旬,王春带学生前往当地研学时将原文翻拍。昨天,她将翻拍图片打印出来,投影在黑板上,给学生们逐句翻译、讲解。文章刚一亮相,不少学生就讨论起来:“警予奶奶的字写得真漂亮,放在投影仪里,就像电脑打印的一样。”
向警予文中的“田状元”名叫刘云程,与人为善、淡泊名利,60多年日夜专注务农,并且精研农学、学以致用,被同乡人称为“田状元”。有邻居讽刺他说:“耕田务农都是细碎小事,并非大丈夫应有的志向,当不起‘状元’的名号。”“田状元”却借此针砭时弊,分析百姓苦难的根源,最后强调:“我才华平庸,无力当官治国,但能够做到不伤害国家,并教育我的孩子做到这一点。”
“向警予20岁时的作文,既心怀国家和民众,又能脚踏实地,把能做的事做到极致。”王春表示,向警予通过作文传播进步思想,至今读来仍振聋发聩。将这篇文章当作“课文”讲解,就是希望学生们也能在学习之余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树立远大的目标和理想,而非局限于追求短时的利益和“快感”。她说:“相比于那些‘流量明星’,向警予年纪轻轻就有家国情怀,更应该成为当代学生们的偶像。”
“读懂这篇文章,我们对向警予又多了几分了解。”学生祝浩然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从小就听过的道理,读罢这篇作文,不仅更加深了对这句话的体会,更感受到先烈是如何“知行合一”,为国为民发声的。
学生周钲墙和袁祖耀则表示,《田状元传》让他们意识到,一个人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哪怕再不起眼的一件事,只要坚持用心去做,都是对自己、对家人、对国家的贡献”。
(武汉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