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莹通讯员涂晓晨刘坤维)首款国产肺动脉瓣进入临床应用了。此前,国内大量复杂先心病术后病人,因为国外瓣膜不适用而只能长期服药,难逃心衰命运。现在,他们可以换上人工肺动脉瓣过上正常人的生活。3月21日,由中国自主研发的肺动脉瓣全球首例临床植入,在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成功完成。
上海的陈先生今年29岁,是个IT工作者,8岁时做过先心病矫治手术。3年前又诊断出肺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右心增大。对于这种情况,国内医院一直以来要么再次开胸手术,要么让病人长期服药维持。由于手术风险过大,国内99%的病人选择了后者,然而通常都因为心衰活不到正常寿命,有人甚至只能活几年。
不愿就此放弃的小陈多方打听,了解到武汉协和医院有一项新技术,可以通过微创介入办法植入一个人工肺动脉瓣,来解决他的问题。不过,这个手术在国际尚无先例。
3月21日,心外科董念国教授团队经过2个小时,圆满完成了这一人工肺动脉瓣介入手术。第二天,小陈饮食、活动就与正常人无异了,很快办理了出院。“从来没有感到心脏这么有力地跳过。”他高兴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由于手术方式不同,目前国外主流的人工肺动脉瓣膜基本不适合我国患者。这次手术应用的自膨式窄腰肺动脉瓣由北京一家医疗科技公司研发,可同时实现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纠正,适用于国内手术场合,得到了美国哥伦布儿童医院约翰·切特汉姆博士等世界著名专家的肯定。
这款肺动脉瓣膜由镊钛合金的记忆金属所制,可视为人体自身肺动脉瓣的完美“替身”。
(武汉晨报)